5
    
景點介紹-教師版
景點名稱 083.郭常喜藝術兵器文物館
景點介紹-教師版
鑄劍名家郭常喜,於2002年成立郭常喜藝術兵器文物館,通過「刀劍專用摺疊花紋鋼發明專利」,並被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核准為地方文化館。2004年成立「高雄縣古兵器藝術研究協會」。2006年,前總統陳水扁也至館參觀,2008年時榮獲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頒授之「臺灣工藝之家」的殊榮。
 
郭常喜,不但是少數能夠以傳統段造法,獨自打造宋江陣民俗藝團全套武器的師傅,也是國內唯一能以「積層鋼」打造古代名劍的傳人。國際知名導演李安的電影「臥虎藏龍」中使用的兵器,皆出自郭常喜之手。
 
1959年13歲的郭常喜,跟隨著父親打鐵維生,造就了他深厚的造刃技術。雖然打造技術精純,工業用刀訂單不斷,1978至1986年他仍遠赴日本璯璣山刀物株式會社(穗歧山刃物株式会社?),潛心研習鑄劍技術,返國後,1990年成立興達港刀鋪,推廣刀劍工藝,1993研發戰國晚期的「積層摺疊花紋鋼」打造技術,重現失傳已久的國技。
 
參觀中國歷代「弓、弩、刀、槍、劍、矛、盾、斧、鉞、戟、鞭、叉、鈀」等各式兵器,可以認識到武器的發展與文化中相關的語彙,例如「矛、戈、戟」等為因應不同時代的戰略改變而演變。常聽到話常中以「殺手鐧」來形容最厲害的一招,鐧和鞭常成對的出現,鐧的形狀為四稜,鞭的形狀像竹節,常見於門神秦叔寶和尉遲恭的手中武器。
 
傳統十八般兵器的展示,可以認識到「十八般武藝」的典故。中國舊有18種兵器的武藝,相傳為戰國時孫臏、吳起所傳,但究竟是哪18種兵器?眾說紛紜,一般是指「鎗、戟、棍、鉞、叉、钂、鉤、槊、環、刀、劍、拐、斧、鞭、鐧、錘、棒、杵」等。後來多用在比喻多種武藝或技能。
 
原住民佩刀與民俗宋江陣兵器,也能藉由不同兵器的特色,認識到高雄市內原住民與宋江陣文化。
【高雄市政府教育局】版權所有 網站管理:高雄市莒光國小本土教育資源中心 地址:81152高雄市楠梓區後昌路842號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Design:絕點子科技
本站建議使用Microsoft IE 5.5以上,螢幕析度1024 × 768瀏覽 電話:(07)3612078轉120
  資訊安全政策 隱私權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