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河,一個充滿詩意的名字,一條港都的生命母河,它是高雄市的大動脈,是自然生
物的棲息區,也是民眾休閒活動的好去處。然而,大家熟悉的愛河,它的源頭在哪裡?流
向河處?我們到底知道多少有關它的事情?我們是否仔細的看過它的整體面貌呢?
事實上,愛河的形成很晚,它本來是一個大型的內陸淺海地區,後來由於地層不斷的
上升,加上沿海淤積作用,因此海岸線逐漸後退,在明、清之際,才出現明顯的溪溝。因
此,最初的愛河是一條自然河川,河中鳶飛魚躍,河岸樹林茂密,充滿生態之美。現今,
我們沿著高雄榮民總醫院旁邊,一條窄窄的河岸道路向北行,到達高雄線仁武鄉的八卦寮
,便可看到一片寬廣的池塘,叫做「埤塘」,那兒就是愛河的源頭,本來是一大片農田灌
溉的溝渠,往下匯流成為源遠流長的愛河本流。從源頭到文藻學院這一段就是愛河的上游
,至今仍保留比較原始的河道風貌,岸邊栽種魚木、綠竹和野生的咸豐草、姬牽牛等多種
植物,生態景象豐美,引來各種昆蟲和鳥類的棲息。
愛河流域面積廣大,流經三民區、前金區、鹽埕區、苓雅區等,另有寶珠溝、三塊厝
溪、大港溪運河等支流,幾乎貫穿了整個高雄市,宛如港都的大動脈。近年來,為了交通
的便捷與需要,多處河道已加蓋建設成為道路,如覺民路、民族二路至凱旋一路之間,中
正一路至三多一路之間及鼎新橋至博愛三路之路段,都是河道加蓋而成的。小朋友不妨抽
空勘查一趟,將會更深入的瞭解愛河的變遷與都市發展的概況。愛河上大大小小的橋非常
多,下游的公園陸橋、中正橋、中都橋……,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橋梁,造形優美,是頗
具特色的景點。站在橋上遠眺景色美麗的高雄港和壯偉的壽山,真能感受到海闊天空的心
境。
這幾十年來,高雄市由於工商業繁榮,家庭、工廠、農藥、醫療等廢水注入,愛河由
清澈轉為黑濁,市政府為了挽救已惡臭的黑河,於是斥資進行整治,在地底下埋設汙水主
幹管,推動各家各戶接管,使家庭廢水不再排放到愛河,而引導到中洲汙水處理廠處理後
再排放到外海,並設立多座汙水
截流站,以閘門管制汙水勿流入
愛河中。這些整治工程,使愛河
下游越接近出海口的河段,河水
越清澈,現在河中已有大批的豆
仔魚、虱目魚常迴流到七賢橋、
中正橋附近,河岸也有大量蚵蠣
附生,愛河彷彿又復活了。我們
希望整治工作永續經營,期待愛
河能重現往日的生機與風華。
愛河沿岸已開闢了多處公園
和綠地,三民一號公園、二號公
園、仁愛公園和親水公園內,花
木廣植,孕育了豐富的生態環境
,讓許多生命繁衍著,而涼亭、
小徑、坐椅、健康步道,更成了
親子活動與休閒談心的好地方。
沿岸維護道路也開闢了一條很長
的自行車專用道,利用假日,結
伴騎著自行車,從中華路沿岸經
博愛路到民族路附近的榮總,迎
著涼風,一邊欣賞河岸景色,一
邊輕鬆享受鐵騎的樂趣,也可以
穿著直排輪在較寬路段溜冰,趣
味無窮喔!
記憶深刻的龍舟競賽,在愛河中撥弄著柔美的漣漪,附帶的傳統布袋戲、親子捏麵、
交響樂團演奏、花燈展……,多項文化藝術活動,都在愛河兩岸熱鬧登場,熱絡了愛河的
生命。愛河沿岸的客家文物館、科學工藝館、歷史博物館,更增添了濃厚的文化氣息,是
港都人文聚集之地;附近高樓大廈林立,許多商店在此開業,愛河已走入港都人的生活中
。
愛河之美,在於水與樹之親近,人與河之結合,它是港都的生命母河,期待大家能用
心經營,建造一個具有人文、歷史、觀光的新愛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