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都屏障和海上明燈


旗后燈塔,海上明燈     高雄港舊稱打狗港,舉世聞名,更是世界第三大港,它地理立置適中,港面廣闊,南有旗后山鎮守,北有壽山麓的延伸,第二港口未開闢前,進出港口的船艦,都要通過這港口的險要之地,也是高雄港的咽喉。

    早在明永曆三十五年(西元一八六一年)路鄭經的部將就在港口的北側,修築一道城牆,來保護高雄港,並做為反清復明的基地。

 

「雄鎮北門」屏障港都

這道城牆是用三合土及紅磚砌成的,當時台灣尚未設窯來燒磚。所有的磚塊還是遠從金門、廈門千里迢迢運送過來,可見工程的艱難。最可貴的是這座城牆是明鄭時代在台灣建設的所有城牆中,唯一保留下來的一片,彌足珍貴,現在被列為三級古蹟,供市民參觀憑弔,如果你由高雄港邊進入西子灣,在港口邊書有「雄鎮北門」四字,別忘了多瀏覽一番。

 


    清同治二年(西元一八六三年),即天津條約之後五年,高雄港被列入通商港口後,船隻的往來十分頻繁,而旗后山的形勢險要,四周為陡峭的山崖,是一個易守難攻的據點。清光緒元年(西元一八七四年),船政大臣沈葆禎聘請法國工程師來設計新砲台,選定三處,一處在旗后山上題為「威震天南」:一座題為「雄鎮北門」,另一座在打狗山,謂之大坪頂砲台,從此三座砲鼎足而立,屏障港都。後來砲台曾被日本艦砲所破壞。不久日軍拆走大砲,增建雕堡,至今尚留有砲台的遺跡。而砲台的原牆上用磚砌成「囍」字,為全台所有砲台中,唯一可見到的,頗具有中國建築的特色。

 

 

旗后燈塔塔頂的風向器    旗后燈塔是在高雄港闢為通商港口之後,因往來的船隻增多,原有的燈竿、旗竿導航設施過於簡陋,於是就提出建造燈塔的構想,終於在清光緒九年(一八八三年)聘請英國技師建築一座磚造四方形磚塔,內裝六等單芯定光燈,能見距離約十海里(十八公里),所用的儀器都來自英國。

 


在藍天映襯下,旗后燈塔益發醒目

現在的旗后燈塔,是大正七年(一九一八年)興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受損後整修,內部已改成新式四等旋轉透鏡電燈,亮光強度為八十五萬支燭光,外形為八角形,頂部為圓柱形,高為十一公尺,最頂上的風向器上有一隻公雞,書寫有漢字,東、西、南、北,此種造形在國內也極為罕見,現聳立在旗后山上,再配上一座洋式白色建築,而燈塔前面,綠樹成蔭,可眺望壽山及中山大學,向海可觀艨艟巨艦來往,視線極佳,登臨此地,讓人心曠神怡,政府已核定開放供人參觀,市民即可一飽眼福了。

 

 


高雄市國民小學鄉土教材--愛我高雄 回首頁 回目錄 上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