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津天后宮(如左圖所示)又稱為媽祖廟、媽祖宮,主祀媽祖,是高雄市第一座媽祖廟,也是高雄市歷史最古老的寺廟,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了。位於旗津廟前路八十六號,也就是旗津第一街(通山街)旁,為三級古蹟,香火相當鼎盛,雕樑畫棟保有古樸的面貌。最早建於明永曆二十七年(1673),據傳當時有福建的漁民因遇颱風而避難至旗後(今稱旗津),發現這裡是一處居住的好地方。之後邀同鄉漁民攜眷前來,成為旗後最早的居民,並從家鄉帶來媽祖神像,以草寮供奉。清乾隆二年(1737)後改稱「旗後天后宮」,民國35年再改為「旗津天后宮」至今。
天后宮建廟之後,陸續經過多次重修。整座廟宇大體上分為正殿、廟口、廟埕三部分,廟口、廟埕除提供平日附近居民之休閒場所外,假日亦成為遊客拍照聚集之地。
拜拜小撇步
一般到廟上香時要從三川門的左邊進去,從右邊出來,稱之為左青龍、右白虎,有逢凶化吉的意思。
歷史小故事
據《重修鳳山縣志》記載,媽祖-林默娘是宋代蒲田縣湄洲嶼人,從小就對吉凶福禍的現象感應靈敏,並常於海上救人,大家稱她為「神女」;傳說她死後升天,穿著紅衣在海上飛騰,於是鄉民開始建廟祭祀。1683年(康熙22年)清廷派施琅攻下台灣,因施琅怕功高震主,乃把自己的功勞都歸媽祖所有,並建議朝廷褒封「媽祖」,1737年(乾隆2年)加封「天后」,此即「天后宮」的由來。(資料來源:高雄市古蹟及歷史建築,民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