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復舊新闢
現存問題:現有埤塘與圳道消失
曹公圳自九曲堂引進高屏溪水,沿線水道穿越高雄縣市,連接四大河川並連結既有大型埤塘。但因農業沒落後,灌溉功能銳減,曹公圳沿線的水塘荒廢淤積,甚至有的被改道,或變為污水下水道,失去它原有的功能,更有多數面臨消失或填平的危機。目前倖存的埤塘僅剩蓮池潭(公園綠地)、檨仔林地(水利會地)、金獅湖(公園綠地)、九番埤(國有財產局)及八卦寮(余登發家族)。而埤塘一旦被填平之後,因滯洪功能消失,夏季暴雨時常造成水患問題,最常見的例子如本和里社區早期是建在被填平後的本館埤之上,再加上地勢低漥,因此每當大雨來襲時,都無可倖免。
另外內惟埤原本有三十公頃,是個很大的埤塘,過去高雄農民都依賴此水源的供給,但十年前因為美術館的興建工程,將內惟埤填起來,雖然後來盡力去把埤塘挖回來,但面積已不到五公頃。還有,高雄縣的小貝湖原本是個擁有蓄洪功能的濕地,但後來澄清湖棒球場及長庚醫院蓋在這塊遭填土的濕地之後,濕地面積變小成僅剩1.5公頃的鳥松濕地公園,稍下大雨,長庚醫院西側便開始淹水。
解決方法:推動曹公圳的復舊與新闢
針對已經消失的河段重新進行評估,評估其是否具有串接活化現有水文系統,與具有重要地方文史意義等功能,並考慮重建的可能性。建議地點如下:
- 恢復曹公圳蓮池潭以南至凹仔底之圳路,因為尚有部分圳路尚未加蓋與截斷。
- 重新開闢曹公圳經蓮池潭、連通內惟埤水路系統,可利用鐵路地下化時同步施工,或者是利用腳踏車道工程同步開挖新圳道,可能會比重新挖通舊渠道來得容易。
- 左營舊城周邊佔住戶遷移後,原址與曹公圳結合規劃為埤塘公園。
- 美術館路興建水圳,讓愛河連接內惟埤,使愛河觀光遊艇可至美術館上岸。
我們希望在推動曹公圳的復舊新闢時,可以讓曹公圳除了傳統的灌溉功能之外,還負有新的功能如下:
- 曹公圳沿岸的綠美化,遍植樹木並利用曹公圳的水來做為一個親水的空間,塑造出水岸風情新風貌。
- 利用曹公圳沿岸的埤塘,成為旅遊休憩的場所,例如內惟埤濕地、鳥松濕地……等等,除了有蓄水埤塘的功能之外,同時也發揮濕地的功能,像是保衛生態、微氣候節、補助地下水等等。
- 在執行都市計畫重建時,保持原有的渠道,成為社區特色的溪流。
- 在於曹公圳分水閘門處設立小公園,喚起大家對於曹公圳的重視。
- 利用曹公圳的水源來規劃為人們可戲水的野溪,提供另類功能。
- 利用曹公圳的水來改善後勁溪、鳳山溪、前鎮河、愛河……等等河川的水質。
- 曹公圳沿岸開發親水公園,作為民眾散步、嬉戲休憩的最佳去處。
心得感想:
曹公圳的灌溉面積概括整個高雄平原,也是高雄地區四大河川的源頭,但是現在卻因為工商業逐漸發達、農業沒落等種種原因,使得曹公圳的各個水路圳道不是成為工廠排放污水的臭水溝就是任其荒廢。高雄平原有許多的埤塘水圳是由曹公圳串聯起來的,因此曹公圳的存亡和這些埤塘水圳可說是息息相關。不過近年來相關的環保人士及政府都有在致力於做河川的改造,例如沿岸綠美化、水質改善、開闢親水空間等,創造讓民眾休閒遊憩的環境。這樣的思考與作法,非常值得推崇,但是也需要全民共同的維護與認同,才能讓美好的環境永續保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