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景觀塑造
![](images/2-5-2.jpg)
現存問題:缺乏生態工法與親水理念的設計
除了之前所提到,曹公圳流域的埤塘大多因都市開發而被填土或消失,已喪失了舊有的面貌,昔日灌溉農田的偉大工程一進了高雄市區,就成了住家巷弄間的臭水溝。其實,曹公圳的整治工程在八十七年已經展開,只是當時的設計理念完全以傳統的防洪功能為考量,並擬將斷面縮小為四公尺,曹公圳圳道因為斷面縮小,而成為簡易的灌溉渠道。殊不知這樣的的設計與目前強調的河川生命力與自然景觀的設計背道而馳,如左營高鐵站前的曹公圳只剩道路中央的狹窄截面,完全阻隔了民眾的親水空間。
解決方法:景觀獨特性的塑造
採用生態工程技術改善河道景觀,塑造河中樹木或草地等地景特色,在不影響水利功能之下,適當復原舊圳道的紅磚、咕咾石堤防特色,沿岸重要水汴頭公園化設計,並利用灌排分離的高低落差打造水瀑。建議地點如下:
- 曹公圳九曲堂分岔處利用低水渠道設置親水公園。
- 松寮橋下曹公圳和鳳山溪分水汴頭(四村交界處)規劃為親水公園。
- 八卦寮旁的後勁溪、獅龍溪、曹公圳三川交會處八涳橋汴頭設置水幕,並設置簡易污水處理設施,以改善下游的水質。
![](images/2-4-2.jpg)
-
利用曹公二號橋至松寮橋之間的曹公舊圳道,改建成為淺溪的親水渠道,供人戲水(曹公新圳則保持原來供水輸水的功能)。
另外,也可以參考愛河的作法,高雄市府團隊將原本的高堤改為低水護欄,增進民眾的親水空間。曹公圳深具潛力,可利用曹公圳的設計維持自然生態與塑造世界級的水岸風情。
何謂生態工程
我國對於生態工程的定義為:「生態工程(Ecotechnology)是指人類基於對生態系統的深切認知,為落實生物多樣性保育及永續發展,採取以生態為基礎、安全為導向,減少對生態系統造成傷害的永續系統工程設計皆稱之。」
生態工程包含了「生態」和「工程」兩個部分。生態是指生物和牠們生存的環境之間的互動關係;至於工程則是人類為了生活的安全及生活的便利,在環境中施作所謂的土木工程。
要在工程之中融入生態的觀念,最重要的就是要尊重環境中的各種生物。在工程設計時要重視環境中各種生物的生存權利,因此不能採用會對生態環境造成較大改變和破壞的工程,進行工程時,最好也能夠利用天然的材料。由於自然的生態環境會隨著時間改變,所以各項工程也要考慮到這些變化,順應自然的變化來進行。例如在做河川整治時,最好不要改變原有的河道,並維護水中魚蝦的棲地環境。
地球是由森林、草原、海洋、湖泊、濕地等各種不同生態系組成的,每一個生態系都有不同的環境和生物,而隨著環境的不同,工程的設計也要跟著改變。生態工程沒有固定的形式,必須經由對生態環境的全盤了解,才能減輕對環境的影響,也才可以稱為生態工程。
工程是為了讓人類的生活更安全,但是如果能夠同時考慮到我們周遭其他生物的安全,那麼人類就能夠和大自然互利共處,這也就是生態工程的基本精神。
生態是由環境和生活在其中的生物所組成的,每種生物需要不同的棲地,並互相影響。工程設計上要儘量接近原始自然的情況,才能讓各種生物繼續在環境中生存,也就是維持生物多樣性。
(取自:http://eem.pcc.gov.tw/eem/student/index0.htm)
心得感想
曹公圳的流域,已經逐漸的減少,隨著工業的開發,許多的自然環境被破壞。此時缺乏生態工程與親水理念的設計,所以阻隔了民眾的親水空間,因此要採用景觀獨特性的塑造,來改變這缺乏生態環境的都市。這樣一來我們的親水空間更大,不但為民眾創造好的休閒空間,也將都市美化。曹公圳的歷史深遠,如今愛河可以變得如此美麗,相信有一天,曹公圳也可以像愛河一樣,融入都會,和人們親近,如此一來,曹公圳不但可以有新的面貌,這偉大的歷史也不會被人們忘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