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濕地聯盟理事~謝宜臻老師
◆日期:96.2.13(二) ◆地點:高雄市政府工務局 ◆採訪記錄:葉蔚萱、李青榕
謝宜臻老師現任台灣濕地保護聯盟理事,對於曹公圳的現況及面臨的問題有深入的研究。在我們第二度參訪工務局當天,謝老師也特地前來,接受我們的訪問:
A:早期以三山(半屏山、壽山、龜山)三湖(蓮池潭、澄清湖、金獅湖)為改革要點。西元2000年後,又增加許多小濕地為環境改革要點,像鳥松濕地、援中港濕地、本和里滯洪池、美術館內惟埤濕地、中都濕地等,以上雖然有很多是防淹水的,但在一般時間也有濕地的功能。曹公圳再生運動主要有幾項行動,如增加親水空間、生態保持、改善上游水路及水源、增加濕地生態範圍、增加鹹淡水源交換及改善水路的循環等。
A:河川方面來說,因為它分別連接了各個濕地,所以只要水源一受污染,濕地也會跟著被影響!可是在整治過程中,許多工廠會在河川上游倒入污水,使得高雄地區整個水文網絡也連帶受到影響。至於在濕地方面,則有遊客數量過多,過度踐踏的結果,導致寸草不生,以及垃圾污染……等問題。
A:曹公圳的復育會比濕地保育更為複雜,不過比較重要的大概就是限制污水排放,以及生態的保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