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湖設計者)


鳳邑赤山文史工作室~鄭溫乾老師

 

◆時間:96.2.13(二)
◆地點:高雄市政府工務局
◆採訪記錄:李蕎如、徐宇德

鄭溫乾老師,是鳳邑赤山文史工作室的負責人,推動鄉土研究與教育推廣工作不遺餘力,在鳳山地區是人盡皆知的。這一次,我們在他的帶領下,實地走訪了曹公圳流域,也深入探討曹公圳所面臨的問題。以下是我們與鄭老師的訪談內容:

Q:為什麼您會想研究曹公圳?
A:因為曹公圳牽扯到的東西很廣,包括人文、地理、自然生態、農業、水利灌溉科技等,所以這樣的主題需要全高雄市的人民,也就是十一分之一的台灣人民來參與,這是非常重要的。我會研究這個主題也是想要把曹公圳的歷史價值重新定位。過去的170年,曹公圳的功能只用在農業灌溉;而現在因為科技發達,農業的競爭力較弱,所以曹公圳就變成為了文化資產。
Q:鄭爸爸研究曹公圳多久了?
A:從1999年正式踏入,為了做曹公事跡的尋根活動而到曹公的故鄉─沁陽市,也就是河內縣,2005年以前共去了5次,這幾次的經驗使我得到很完整的寶貴資料。
Q:最近曹公圳面臨的問題是什麼?
A:最主要的問題是大家對於水資源的利用沒有好好重視,因為大家不知道,曹公圳並不只是用在農業的灌溉,它更可以用來改善我們的生活品質,例如增加人們的親水空間或濕地公園,甚至可以作為一個生態教育的場所。
Q:曹公圳改變過程如何?

A:曹公圳的改變可分為以下四個部份:
第一部分:170年前,也就是道光17年,曹公將水位移高,然後順著圳頭的閘門把水引入田地,按照大約20公尺的等高線將曹公圳的水源引入高雄平原的各角落。
第二部份:因為之前每年都要築一次水壩工程,很耗人力,而且太麻煩,所以現在改用馬達來抽水。
第三部份:水的用量改由電腦控制與測量,以前都是靠經驗來評估多少面積的田地要用多少的水來灌溉。
第四部份:居民如何跟家門前的水圳做互動,把它當作一條小河去愛護,不要讓它變成一條黑黑的臭水溝,如果大家都這樣做的話,曹公圳的改變就會很大。

Q:請問如何提升曹公圳位階為河川?

A:希望曹公圳不要永遠停留在灌溉與排洪的功能。我們有一個新的構想,就是將曹公圳比較平緩的一些流域,發展水上活動,像運河一樣,比方說甲地到乙地,可以坐船,乘客可以在船上聽故事、聽歌;外地的遊客來觀光時,這也是很有特色的一項活動,就像水都威尼斯一樣。兩岸居民也把家後院的曹公圳,營造為一個漂亮的、可以親水的河段,這樣可以把城鄉的風貌表現出來。因為我們現在很強調社區要表現出新的風貌與特色,透過水圳多元化的利用,來帶動一個社區的營造發展。

Q:請問曹公圳要如何保存及永續發展?
A:曹公圳要保存及永續發展,當然農業灌溉是不可少的功能,再來它的文化資產更要多元化發展。文化資產的價值不是一直強調它170年的歷史,而是要多元化發展其角色,如歷史、文化、生態、農業及水利科技等,也可當做社區營造的教材,我們應採取循序漸進的方式,充分利用曹公圳的基本功能,將它做多元化的使用。
Q:請問曹公圳的未來發展方向是?
A:事實上,曹公圳未來的發展方向,一定要與人、土地有密切的關係。讓水流進來,就是讓乾淨的水流到高雄平原上,然後民眾一定要能體認曹公圳和我們的生活有很大的關係。高雄平原如果沒有了曹公圳,會是怎樣的後果?所有河川,像愛河、前鎮河、後勁溪等,汙濁的濃度會增加;再來因為沒有水進來,農田沒辦法吸收當地的水資源,農作物一定長得不好;另外,因為沒有水的滲透,我們的地下水水位會下降,海水因為壓力的關係會倒灌進來,變成地下水是鹹的。可見曹公圳的復育問題牽涉到很大的層面,曹公圳跟我們的生活是息息相關的。
Q:為何閱讀過相關資料後發現高雄縣市的整治方向是相反的?
A:應該不會啦,因為大家慢慢的會越來越重視,只是速度的問題。未來曹公圳的再造應當是高雄縣市政府還有民間環保團體共同努力的目標,我們希望藉由這個機會大家一起正視這個問題,透過網路,相信曹公圳的活化和再利用的腳步會更快,你們的責任非常重大,加油!

心得感想:
    鄭爸爸對於曹公圳的研究,以及曹公圳再生運動的用心付出,令人感到欽佩。正因為這些人帶頭的努力,相信政府除了在提倡濕地廊道建設之餘,更會用心正視曹公圳復育的問題。希望高雄縣市能夠盡快合作,共同整治曹公圳,使曹公圳早日轉型成功,高雄處處都是水岸新風情。

 

 

 

<【高雄市政府教育局】版權所有•高雄市東光國小製作•最佳瀏覽效果1024x768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