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日誌


第10頁

◆ 第 246 份報告 ∼ 寫於 2007/01/08 17:12:09  專題研究時數: 12
標題:
逐漸被遺忘的曹公圳 公視念念曹公圳觀後心得(怡妏)
內容:
雖然我已經看過這個節目了,但也不差多看一次。曹公圳昔日為灌溉高雄的母河,除了部分的水質仍然保持良好,大部分的水質都已經遭到污染。時代的轉變使曹公圳漸漸被淡忘,時下年輕人對曹公的印象也模糊了,甚至不再記得。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把這個題目製成網頁,試著讓大家多了解曹公圳,並且使大家重視受污染的她。我期待她恢復以往的美麗風華,讓我們一起為曹公圳努力吧!
記錄者:陳怡妏

↓《大家第一次看到自己出現在鏡頭中,都覺得很新鮮》
◆ 第 245 份報告 ∼ 寫於 2007/01/08 16:12:05  專題研究時數: 12
標題:
大家都遺忘曹公了嗎?(姍昀)
內容:
ㄧ、時間:12/28(四)
二、地點:資源二班教室
三、記錄者:侯姍昀
今天,老師讓全班觀賞之前第1、2次田野調查時,公視記者跟著大家到處跑所拍下的紀錄片!看著看著,心裡想起了那幾天我們在大太陽下到處奔波、或是在雨天踩著泥巴、忍受著一股股曹公圳所傳來的臭味,實在很辛苦,接著,看見了記者訪問路人的景象,令人感到訝異的竟然是4位名眾中,竟然只有1位知道曹公圳和曹公,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民眾1說:「我知道曹謹是誰阿!但是我不知道曹公是誰?」民眾2說:「哇!!好深奧的問題喔!我實在不知道曹公是誰」
民眾3說:「曹公?不就是蓋曹公圳的那個人嗎?我知道啊!但是曹謹是誰?」
只有名眾4是位老爺爺,他知道曹公圳和曹謹、曹公的關係,民眾1、3竟然不知道曹謹和曹公是同一人!民眾2說這是很深奧的問題orz!這樣下去, 曹公圳和曹公對人民的幫助在不久的將來可能就被淡忘了!真的十分可惜呢!我也希望新聞能夠多多報導關於曹公圳的消息,政府也多多維護、整修曹公圳,讓他永續留傳下去!!

↓《耶!我們終於上電視了》
◆ 第 244 份報告 ∼ 寫於 2007/01/08 15:05:23  專題研究時數: 12
標題:
我們上電視了!(青榕)
內容:
今天,我們在資優班看了影片(應該說是第一次田野調查活動的時候,公視記者拍的那個電視特輯)。
一開始,公視記者一共訪問了4個人,這當中,包含了年輕人、老人等等的,有說他只知道曹瑾輝是誰而不知道曹謹是誰;也有人說他只知道曹公是誰而不知道曹謹是誰;而這四個人之中,也就只有最後被訪問到的,也就是年紀較長的,知道曹謹是誰,還能說出曹謹為我們所做的事情,可能是因為他年紀較長,在以前耕作時,仰賴曹公圳維生,所以對於曹謹的印象就比較深刻;而另外3個年紀比較沒有那麼大的人,可能因為沒有常常接觸到有關曹公圳的事情,所以根本就不知道曹謹是什麼人,現在看起來或許很可笑!!但是,我們在接觸網界博覽會之前,也就是在還沒有開始做有關曹公圳的田野調查之前,我們也跟這些人一樣,對於「曹公圳以及曹謹」這兩個名字還很陌生,也可以說我們當中有些人,是連聽都沒有聽過,就像我,在老師說我們要對曹公圳做田野調查的時候,我心裡就浮現一個問題︰「什麼是曹公圳呀??」,那時候的我,就跟其他那三個接受訪問的人一樣,不知道曹公圳的事情。
那天,公視記者跟了我們奔波了一整天,為要求完美,他們也去拍了很多我們沒有去到的曹公圳水流區域,他們很辛苦,也很認真,連我們全部的人叫差不多在不到10公尺內的攝影師過來一點他都沒有聽到,超專心的耶他!!他回過神來後,還根本不知道我們剛剛有叫他耶!!好恐怖唷!!(應該說他是專心到恐怖吧!!??哈哈!!)
這次的電視特輯裡面,沒有我的鏡頭,但是我也從公視記者的口述介紹以及鄭爸爸的詳細解說介紹當中,獲知了許多有關於曹公圳歷史的東西和事情。不過,在這電視特輯當中,唯一讓我感到有點可惜的是說,公視記者不小心把李昀柔的名字打成陳怡紋了啦!!= =
總之來說吧 ,這次的公視特輯真的做得很好,在看電視的時候,或許我們會覺得說,為什麼公視跟了我們跑了一整天,而做出來的電視特輯卻只有短短的15分鐘之長,但是,我在鏡頭中看到的是公視記者與攝影師們的用心,在公視記者與攝影師的鏡頭之下呢??我看到的是我們一群人一整天的心血,是我們一群人一整天的努力,因為有我們,曹公圳這個話題將會被更多人注意,因為有我們,將會變得更美好!

◆ 第 243 份報告 ∼ 寫於 2007/01/08 13:43:25  專題研究時數: 12
標題:
念念曹公圳 觀後心得(怡妏)
內容:
一、時間:12/28(四)
二、地點:資源二班教室
三、記錄者:陳怡妏
今天老師播放在12月18號晚間播出的公視節目,也就是我們在田野調查時被採訪的節目,雖然我在家裡已經看過了,但是和同學們一起看的氣氛總是不一樣嘛!今天暫且不談我被採訪的片段未播出的事,因為我在重看節目後,有更深的體認。昔日,大家賴以維生、孕育一萬多公頃的母河—曹公圳,今天卻成為人人迴避的臭水溝,這,到底是為什麼?文明發展至今,我們生活品質不斷提升,卻也帶給環境極大的負擔,甚至,連飲水思源都不會了,剩下的,只是污染、破壞。究竟為了什麼?值得我們的環境做這麼大的犧牲。時代的轉變,使大家對曹公圳漸漸淡忘,只有一些老人家,還能對曹公圳侃侃而談,而時下年輕人對曹瑾、曹公圳一問三不知。更離譜的是,靠曹公圳灌溉農田的農民,竟也不太記得曹公圳的歷史。我們這次研究,一定要喚回大家對曹公圳的記憶,即使我們的力量有限,這是我們唯一能做的,並且把我們所知道的製作成網頁,讓大家多了解曹公圳。我衷心期待她恢復以往的美麗風華,讓我們一起為曹公圳努力吧!

↓《大家認真地寫觀後心得!》
◆ 第 242 份報告 ∼ 寫於 2007/01/08 11:28:22  專題研究時數: 12
標題:
念念曹公圳 觀後有感(郁柔)
內容:
當我們經過了四次的田調,並看完了公視的節目後,我才真正感受到我們的古蹟遭到破壞、環境受到污染和文化逐漸被遺忘,包括六孔制水門的拆除、變得又髒又臭曹公圳支流和節目剛開始時被記者訪問的路人們聽到曹謹和曹公圳時的反應,那真是既好笑又悲哀。希望這一次所做的網頁,和上一屆學長學姊所做的網頁能夠有多一點的人瀏覽,這樣就可以有更多人了解曹公圳的歷史,並且不再對它造成破壞。
◆ 第 241 份報告 ∼ 寫於 2007/01/08 10:15:20  專題研究時數: 12
標題:
今天老師不一樣 ...(觀賞念念曹公圳心得)
內容:
一、日期:12月29日
二、地點:資源二班
三、記錄者:張建凱
四、過程內容:
今天老師好像變得不一樣了喔!我和廖偉勇異口同聲的說,怎麼個不一樣呢?這得從今天早上一早說起了:
今天早上大家都照慣例去上課,老師一進教室就開始訓話,說我們昨天去洲仔濕地的表現很差及秩序不好之類的,不過在一番訓話之後,老師竟然說要請我們吃麵包!哇!真是特大號的麵包呀!一問之下才知道這叫做「美國馬芬」,還有許多種口味哩!老師還大方的打開電視機說要讓我們欣賞影片,原來就是由公視節目「我們的島」的攝影小組跟著我們一起田調所拍攝出來的成果─「念念曹公圳」,大家吃著蛋糕欣賞著影片,那次的上課真是令我難忘。
在欣賞完影片之後,我非常的感謝那位攝影叔叔,為什麼呢?其實是因為他滿足了我上鏡頭的慾望啦!還有一件非常可笑的事情,班上有一個叫做李昀柔的人,在鏡頭上面雖然是她本人;但是螢幕上顯示的名字卻是陳怡妏!這件事情讓全班笑到抱肚子喊疼,還有其中一段更是令我印象深刻,鄭溫乾先生與水利會的人在爭辯,辯什麼呢?原來是六孔水門即將被拆除了,而鄭溫乾先生正努力的保護這個含有重要意義的歷史古蹟;但是,六孔水門還是難逃被拆除的命運,不過鄭先生那偉大的精神深深的烙在我的心中。

↓《寫完有食物吃ㄛ!》
◆ 第 240 份報告 ∼ 寫於 2007/01/08 08:40:37  專題研究時數: 69
標題:
我們上電視了!觀賞念念曹公圳
內容:
公視記者在我們 12/9與12/10兩天的田野調查中,隨行所拍攝的節目已在12 /18(一)「我們的島」撥出,對於拍攝出來的結果我們都覺得很滿意,但是基於部分孩子當天忘記收看,剛好鄭老師又有把節目錄下來,所以我們撥出了時間讓大伙再看一次。不過這次真是幾家歡樂幾家愁,有人只有以背影現身(檔到鏡頭後被剪掉),怡妏採訪後卻沒有被播出;昀柔的部分有播出,但名字卻被打成怡妏。不管如何,大伙一起收看節目,看到自己在電視上現身(不管有沒有個人鏡頭),都覺得很新鮮!
記錄者:潘昭穎
◆ 第 239 份報告 ∼ 寫於 2007/01/05 17:09:43  專題研究時數: 12
標題:
同學們加油!我們正在做大事業呢!(第四次小組課心得 by怡妏)
內容:
一、 日期:2006/12/29
二、 地點:資源二班
三、 紀錄者:陳怡妏
四、 過程內容:
今天我們為了要放在網路上的文件,在電腦前面努力奮鬥著。一開始,我是全組中最快完成所有工作,而可以打放在網路上的正式版文件。我滿心期待老師要派給我的題目,但是老師請我將上一次的本和里滯洪池專題再進行修改,我開啟檔案之後,才發現自己上次在整理文件時實在太草率了,因此我下定決心要好好修改。因為牽涉到版權的問題,所以我們必須將網路上的資料以及論文集的資料統整,並且把內容改為用自己的話寫出來,才不會太過雷同。我賣力的在鍵盤上工作,隨後完成自己工作的同學也都加入我的行列(每個人的專題都不相同)。內容都十分複雜,尤其是我手上那本濕地論文集,我必須詳讀一遍之後,將重點畫起來,才能順利的打成文件。原本以為我可以很快的就完成,沒想到花了三節課的時間,我依然無法打完。不過,也真辛苦呢!於是我將東西整理好,決定把工作帶回家,在這個連續假日中繼續打拼。
五、 心得感想:
今天的工作可真累人,我們從電腦前站起來時,都覺得頭昏腦脹,不太舒服。老師要大家好好休息,並且感謝大家的辛勞。我忽然覺得,我好像在辦什麼大事業,長時間坐在電腦前,努力奮鬥呢!各位伙伴們,也都辛苦啦!我感受到,要勤奮耕耘,才有好的收穫,天下沒有不勞而獲的事,而我此時的耕耘,也將看到豐收的成果,頓時好有成就感。我們這樣的努力是不可能白費的,因為大家的苦心,老師都有錄下來喲!(這是我邊打文件時,邊用眼角瞄到的)所以,我們大可放心,因為,成功離大家不遠了呦!只要大家齊心協力,繼續打拼,我們一定會成功的!

↓《大事業快做完了!》
◆ 第 238 份報告 ∼ 寫於 2007/01/05 15:31:53  專題研究時數: 12
標題:
阿嬤的油飯~ 第二次田調午餐(秉廉)
內容:
一、 日期:95年12月10日
二、 地點:田野調查靠近金獅湖附近的阿嬤油飯(午餐)
三、 紀錄者:濟陽秉廉
四、 過程內容和心得感想:
今天中午我們來到阿嬤油飯吃午餐,但是有一部分的小朋友則去對面的麵攤
吃麵,在阿嬤油飯這裡吃午餐的小朋友有我、羅鴻展、宋秉宣、戴鈺庭、侯珊昀、李泓緯、李昀柔、……等等,我覺得那裡的油飯真的蠻好吃的,而且我還有吃羅鴻展的咖哩飯、李昀柔的豬血煲,後來戴鈺庭和侯珊昀還合點了一盤皮蛋豆腐,而且那裡還可以飲料無限暢飲,讓去吃麵的那幾位同學感到很羨慕,可見我們選對了地方吃飯,我聽張建凱說哪們去吃麵那裡的飲料還要用買的,真是划不來,我改天一定還要再請我媽媽帶我去吃阿嬤油飯!

◆ 第 237 份報告 ∼ 寫於 2007/01/05 14:26:53  專題研究時數: 12
標題:
好幸福!牛排讓大家笑顏逐開~~ 第四次田調午餐有感(怡妏)
內容:
今天的午餐應該是讓大家最滿足的一次了吧!因為我們吃的是---牛排!!!哇!好高級喔!或許是因為老師想在最後一天慰勞大家,才決定的吧!謝謝老師!入座之後,我們按照老樣子點餐,接著,便等待餐點上桌。在等待的期間,我充當大家WAITRESS,為每個人盛了一碗熱騰騰的玉米濃湯。我是挺專業的喔!終於,我的牛排上桌了,我熟練的用刀叉切割牛排,然後一口一口的放入嘴巴裡,牛排就是牛排,不一樣就是不一樣!我把麵條也吃下肚,整個鐵板上空無一物,誰叫牛排那麼好吃!喝完了玉米濃湯,我們要繼續上路。臨走之前,我依依不捨的回頭望了望這家牛排館,謝謝牛排館帶給我們這麼棒的回憶,讓大家在最後一次田調還能保持如此好的精神!謝謝!
記錄者:陳怡妏

↓《快快樂樂一同去吃飯(牛排)!》
◆ 第 236 份報告 ∼ 寫於 2007/01/05 13:24:58  專題研究時數: 12
標題:
第三次田野調查午餐 自助餐讓我們的心更親近了(怡妏)
內容:
今天我們到了一家自助餐館用餐,由於外面的風冷颼颼的,對於能有個地方讓自己溫暖一些,我們都很慶幸啦!這一次的用餐方式不大一樣,因為是自助餐,所以老師們把一種菜放在一個盤子裡,讓大家挑選喜歡的菜色,便夾起來送到嘴裡。這樣的吃飯方式讓我有種家的感覺,心頭不禁湧上暖暖的熱流。吃飯的氣氛極為融洽,大家好像都吃的很高興呢!吃的差不多時,我們用快被凍僵的手,為自己乘了一碗熱騰騰的湯,讓自己感到舒服一點。一碗接著一碗,湯都快見底了,我們也差不多該繼續打拼啦!剛走出店裡,刺骨的冷風便向我吹來,剛才喝熱湯而脫掉的大衣,這時也重回我的身上。真的好冷喔!我們迅速的躲回車上,才沒凍僵。這一次大家庭似的午餐經驗,使我們彼此間的感情更親密了呦!
記錄者:陳怡妏

↓《真罕見!全班一同吃自助餐》
◆ 第 235 份報告 ∼ 寫於 2007/01/05 10:40:39  專題研究時數: 12
標題:
鄭爸爸第四次上課 (建凱)
內容:
一、日期: 2006年12月21日
二、地點:資源二班
三、記錄者:張建凱
四、過程內容:
鄭爸爸今天把我們四次田野調查以及關於曹公圳所流經地區的一些照片,而他也對於每一張照片作了詳細的解說,也因為這些照片是鄭爸爸在夏天時去拍的,所以也使我們知道更多曹公圳的功能,而且在這堂課中,我終於明白了一件事:萬物源自於水。
五、心得感想:
當我看完這些照片之後,回想前人要在如此艱困的環境中完成如此重大的使命,以及他們無怨無悔的爲大眾付出,這便說明了孟子的說法才是正確的:人性本善!
現在,我們看到了先人們努力的心血結晶,我們應該效法前人,無怨無悔的付出自己的愛與能力,並且要盡己之力去維護這些心血之作,讓台灣成為一個處充滿著愛與關懷的地方,且使他更成為一個回味歷史的「台灣歷史博物館」,希望大家也能將這種愛傳出去!

↓《鄭爸爸播放PowerpPoint,並對我們的研究做一個總結》
◆ 第 234 份報告 ∼ 寫於 2007/01/05 09:39:11  專題研究時數: 12
標題:
鄭爸爸辛苦了!(亮丞&蕎如)
內容:
一、時間:95年12月21號
二、地點:資源二班
三、記錄者:陳亮丞、李喬如
四、過程內容:
在上課之前老師跟我們講有關我們的得分紀錄事項,不久後鄭爸爸就來了,他幫我們把我這禮拜的野外調查作ㄧ總結,也幫我們將以前去的地方,還有一些相關的地方而我們沒有去的地點做更深ㄧ步的介紹,也是我們做最後一次的團體課程,之後就要上電腦的網頁製作了。
五、心得與感想:
這個課程的內容雖然有抄一些筆記,但還是太快了,有點一頭霧水,但我還是可以大概了解鄭爸爸到底在說什麼,所以這就代表我以後抄筆記的數度還要再快一點,要不然以後上了國中後抄筆記來不及,因此我想藉這個機會來練抄筆記的速度還有效果。(by 亮丞)


今天鄭爸爸來幫我們做一個總結,鄭爸爸準備了簡報,裡面有一大堆的照片,讓我們更瞭解曹公圳的風貌。今天的課程讓我們更進一步了解水圳在不同時期或不同季節時所呈現的樣貌,順便複習之前學到的各個重點。鄭爸爸對於複習重點考驗我們學到多少的方面,問了一些問題,有人答對了,加了好多分(至少對我來說算是很多分),我……連一分也沒加到,真佩服那些有加到分的人,特別是吳嘉汶,他居然連一間廟有幾年的歷史都背得起來!!!我覺得我該學學她,因為他上課都有做筆記,當然比較有深刻的印象(但我沒有他神)!雖然我沒有吳嘉汶厲害,但是我還是可以學習她負責的態度,有一天,我也可能和她一樣!(有點太……誇張) (by蕎如)

↓《PowerPoint裡面有好多曹公圳的舊面貌》
◆ 第 233 份報告 ∼ 寫於 2007/01/05 08:23:15  專題研究時數: 69
標題:
鄭爸爸 總結曹公圳及高雄市生態濕地廊道的願景(怡妏)
內容:
一、 日期:2006/12/21
二、 地點:資源二班
三、 記錄者:陳怡妏
四、 過程內容:
今天是我們網界博覽會最後一次的課程,接下來就會進入做網頁的階段了。總結由鄭爸爸為大家上課。我們看了許多的簡報,內容大部分是關於灌排分離的圖片。鄭爸爸將這些照片秀給大家的同時,也為大家解釋圖片中所透露的訊息。因為我們去田野調查時是冬天,而鄭爸爸秀給我們的照片卻是在夏天的,冬天是休耕期間,因此圳道中都沒有水,我們剛好可以跟之前去田調所看到的景象做對照。此外,在這裡為大家解釋一下灌排分離的意思,灌排分離式只灌溉的圳道及排放污水的圳道分開。因為水往低處流,所以排放污水的最道比較低。而且,稻田都離地面高了許多,因此灌溉的圳道比較高。看完了簡報,我們都更了解了圳道、灌排分離及其他圳道的特性。另外,我們也為自己的研究取了專題名稱,「水岸花香」。不錯吧!這短短的四個字說明我們對高雄的期望,不僅為了使高雄更美,更為了我們的生活環境……。
五、 心得感想:
看完了簡報,我感到十分欣慰。我們努力的一切,就快要看見成果了!我們離終點已不再遙遠。今天是最後的課程,所以這代表大家就要完成研究了!希望接下來的製作網頁的階段能夠順順利利,就像現在一樣,讓我們得到畢業前最好的禮物吧!

↓《曹公圳的舊面貌與新面貌差很多喔!》
◆ 第 232 份報告 ∼ 寫於 2007/01/04 23:45:05  專題研究時數: 12
標題:
第二次田野調查午餐 美食達人評鑑報告(怡妏)
內容:
今天第二次田調,因為接近中午的行程剛好在高雄市金獅湖附近,有熱鬧的吃飯地方,所以我們分兩批人馬,可以加快用餐的速度,以節省寶貴的時間。我們總算到了一家有冷氣的牛肉麵館,,一邊吃牛肉麵,另一邊的人則吃油飯。我們等了一下子,才吃到期待已久的牛肉麵,濃郁的牛肉湯汁讓我讚不絕口,而滑溜溜的麵條更是人間美味呢!沒兩下子,我把這碗免吃的「清澈見底」,空空如也。可是…我還是有點餓~~~於是我便和另外一位女大胃王,合點一碗乾麵。等到乾麵上桌,我們便三兩下的分好量,接著將滑順的麵條吃進肚子裡,我當然也吃完了,厲害吧!說到吃,我的眼睛都發亮了,我除了會吃以外,還喜歡吃美食,誰不喜歡美食呢?但也不需要吃山珍海味,簡單份量夠,再加上新鮮不油膩,就是美食啦!所以,以我的標準,今天這兩碗麵,都可以稱上美食喲!雖然我以最快的速度吃完麵,可是因為下麵的時間有點久,讓今天的時間延誤了一些,以致下午的行程有點趕,不過沒關係!能讓大家飽餐一頓再上路,也值得啦!今天又是一頓好吃的午餐,讓我意猶未盡呦!
記錄者:陳怡妏
◆ 第 231 份報告 ∼ 寫於 2007/01/04 22:37:06  專題研究時數: 12
標題:
第一次田野調查午餐~不一樣的用餐體驗 不一樣的感覺(怡妏)
內容:
在我們第一次田調時,我們享用了和以往很不一樣的午餐。我所指的不一樣不是指菜色或餐廳,而是指用餐對象。讓我從頭開始說起吧!那一天,我們在六孔水門遺址聽完鄭爸爸解說之後,大家捧著咕嚕咕嚕叫的肚子,穿越馬路,到對面的鐵皮屋裡準備用餐。那是個簡陋的路邊攤,雖然沒有冷氣,但至少有個歇腳處,因此大家都找個位子連忙坐了下來。等大家喘口氣後,楊老師想要使大家有秩序的點餐,因此她按照順序,將餐館裡有的餐點一一唸過,想要吃的便舉手。其中,以路邊攤之王---燒肉販博得滿堂喝采。而我則點了一碗麵羹。終於,熱騰騰的麵羹上桌了,我二話不說,開始吃起我的麵。這一次的午餐是和資優班同學一同用餐,意義非凡。QQ的麵條從我的食道滑入,而羹湯的滋味則在我的口中流竄,讓我意猶未盡,忍不住一口接一口,把整碗麵羹吃地一乾二淨。哈哈,別看我如此瘦小,我簡直就是大胃王呢!這樣的份量只夠塞牙縫,所以我又叫了碗燒肉飯。當肉汁淋上溫熱的米飯,口感十分特別。很快的,我也將這碗好吃的燒肉飯吃完了,在旁的同學都看的目瞪口呆呢!別驚訝!小女子本來就很會吃,只是…都不知道吃去哪啦?填飽肚子後,我發出滿足的呼嚕聲,便拍拍圓滾滾的肚子,隨著大家走回車上,繼續我們的行程。這次的午餐一定會讓大家印象深刻的!
記錄者:陳怡妏

↓《好吃的滷肉飯》
◆ 第 230 份報告 ∼ 寫於 2007/01/04 20:44:53  專題研究時數: 12
標題:
報名國際網博
內容:
在花了許多的時間考慮並發下問卷詢問家長們是否有意願參加國際網博之後,絕大多家長都是抱持著贊成與配合的態度,所以我們班決定也投入國際網博了!只是這樣一來,勢必會更忙了!而且必須同步尋求適當的翻譯人力與經費支援。花了一些時間看了國際網博的時程與參賽辦法,結果發現竟然是以三月中為期限,並非本來以為的五六月,使我冷汗直流,雖然會很趕很趕,但還是不影響我們的決定,我們完成了報名,接下來大家都得更認真了!
記錄者:潘昭穎

↓《除了國內網博,還有國際網博呢!》
◆ 第 229 份報告 ∼ 寫於 2007/01/04 19:31:54  專題研究時數: 12
標題:
大家一起吃自助餐~ 第二次田調午餐有感(青榕)
內容:
今天中午的午餐,不會又是...‘滷肉飯’了吧??這句話已經在我心中,從早上一直到現在重複了好幾億次了,可以看出我現在對於‘滷肉飯’的極高恐懼感(莫非我是得了轟動武林外加驚動萬教的‘滷肉飯恐懼症’嗎??(笑)不會吧!!??)好吧,話題扯的有點遠了,現在也該是正式要來討論午餐的時刻了(幹嘛講得那麼嚴肅呀),咦!!??等等,我怎麼又看到滷肉飯的招牌了呀!!??該不會又要再吃一次滷肉飯吧!!??我不要呀,我寧可今天就這樣餓著肚子一整天,我也不要在看到滷肉飯一次,還好還好,我們等一下要去吃的是對面那一家的自助餐,而不是那個令我惡夢連連的“滷肉飯”!!
可是,當大家都坐定位之後,老師們開始幫我們點菜,眼看著一道道的菜這樣送過來,肚子不禁都叫了起來,看起來美味可口的菜餚,其實吃起來可不一定真的好吃唷,像我們那一天吃的自助餐就是一個名副其實的例子呀,真的是吼,有夠又夠給它“好吃”的啦!!= =!!給它的評語簡直就是,一個“讚”到不行的“讚”啦!!(相信大家應該都知道我真正其實心中想要表達的意思吧!!??)
雖然不是滷肉飯,但這自助餐也好不到哪裡去,真的,媽媽煮的飯菜,還是最最最美味最最最可口最最最好吃的啦!!
記錄者:李青榕

↓《全班一同吃飯的感覺真特別》
◆ 第 228 份報告 ∼ 寫於 2007/01/04 17:17:19  專題研究時數: 12
標題:
更改過後的專題描述與地方描述
內容:
專題描述:
「曹公圳」是一百七十年前鳳山縣令曹謹為解決旱災問題,發動百姓開鑿的水圳;築成後,灌溉範圍廣含整個高雄平原,不但解決了乾旱問題,也使當時的鳳山縣城成為高雄米糧的重要產地。
時至今日,曹公圳除了保有原始的灌溉功能外,也使高雄市從台灣早期的農業社會脫胎換骨,蛻變為工商繁榮的「海洋首都」。
然而,曹公圳受到社會變遷影響,在都市化過程中逐漸沒落了。高雄市政府近年來體認到河川復育的重要,乃開始活用曹公圳水系,整合親水文化、生態、觀光、休閒資源,並推動濕地生態廊道理念,創造水岸花香的嶄新風貌。
究竟,曹公圳目前面臨什麼樣的問題,有什麼解決之道?高雄市政府有哪些美化綠化的新措施?身為小學生的我們又如何從維護濕地生態環境的觀點出發,為這個社會盡一點力?在我們的專題中,都有詳細的介紹與說明喔!


地方描述:
曹公圳位於南台灣的高雄平原,是國際學術譽為灌溉規模最高效率的「台灣四大圳」之一。曹公圳以高屏溪為主要的供水來源,其灌溉系統由高雄縣綿延到現今的高雄市區,北至蓮池潭灌溉系統,連結高雄縣市既有的蓮池潭、洲仔、金獅湖等大型埤塘,構成綿密的水網路,豐富了沿岸居民的物質文化與精神生活,並在村落津渡形成頗具特色的文化景觀。
近來因應社會型態的轉變,曹公圳的珍貴地景與資源隨著農業沒落而逐漸凋零。欲延續先人賦予曹公圳的意義及生命力,我們必須進行曹公圳水岸復育,將曹公圳自古以來扮演的傳統農業資源角色,設法轉變為環境資源。
其中,高雄生態廊道的建設即為曹公圳流域水文網絡重建的重點,範圍包含了美術館濕地、本和里滯洪池、洲仔濕地、愛河中都濕地、鹽水港濕地、半屏湖濕地及援中港濕地等,這些濕地的重建預計將會使曹公圳流域呈現出「水岸花香」的新風貌,成為南台灣高雄都會區新穎且具生活、生態、生命性的親水空間。

◆ 第 227 份報告 ∼ 寫於 2007/01/04 15:18:30  專題研究時數: 12
標題:
確定更改網界博覽會參賽題目
內容:

我們幾位老師討論後,覺得我們的題目「打造依個水岸花香的美麗城市─曹公圳與高雄濕地廊道之巡禮」不是非常能表達出我們的重點,所以我們從以下幾個關鍵字去腦力激盪:再生、蛻變、水岸花香、復育。
最後經過大家的熱烈討論之後,決定將我們的題目更改為「水與綠的交響曲─曹公圳再生與水岸花香新高雄」。如此一來,我們的專題描述與地方描述也要做出些微的更改。
記錄者:潘昭穎
◆ 第 226 份報告 ∼ 寫於 2007/01/04 13:32:47  專題研究時數: 12
標題:
學習單完成並整理進度(蔚萱)
內容:
一、日期:12/18
二、地點:資源二教室
三、記錄者:葉蔚萱
四、過程內容:
今天的小組課,老師讓我們整理之前的資料,我需要整理的有:濕地學習單和真愛碼頭的研究日誌,我馬上開始整哩!因為我第3節課得回教室拍照,所以我很緊張!怕做不完!結果龔士瑋還神色定若的在那裡灌軟體,真是讓我看了就很火大!不過,幸好後來我只剩一點沒做完,不用趕太多!
◆ 第 225 份報告 ∼ 寫於 2007/01/04 12:29:07  專題研究時數: 69
標題:
第二次小組課 濕地的探討
內容:
在初步經過兩天的田野調查及研究之後,孩子們對於曹謹與曹公圳的歷史背景都有了深入的瞭解,也知道生態濕地廊道的重要性,所以接下來一週的課程著重在濕地的基本觀念,包含濕地的定義、功能與價值、全球與台灣的現況及濕地危機。
記錄者:潘昭穎
◆ 第 224 份報告 ∼ 寫於 2007/01/04 01:43:42  專題研究時數: 12
標題:
濕地小檔案(嘉汶)
內容:
*台灣的濕地
1.台灣濕地的歷史背景:
只佔了台灣總面積的0.3%,台灣內陸濕地面積為5.4平方公里,海岸濕地面積為113.56平方公里,合計這些天然濕地共有118.9平方公里的面積。台灣的濕地與全世界的濕地面積比起來,固然微不足道,但台灣在陸地水域中有136種淡水魚,其中38者是特有種,顯現台灣的濕地雖小而不多,但扔有豐富而多樣化的風貌。
2.台灣的濕地分佈:
平均台灣由南到北,都有水圳和埤塘的構造,而且城市濕地早就成為早期先民生活中,重要的一環了!
台灣的濕地類型很豐富,約有10多種,分別是河口海岸、高海拔內陸湖泊、淡水沼澤、中低海拔池塘、平地池塘、灌溉溝渠、河階及廢耕濕地、廢曬鹽田、荒廢漁塭、地層下陷區以及水田……等等
台灣濕地減少的原因:經歷自然和人文的變遷,台灣濕地逐漸減少和惡化。自然因素包括全球氣候暖化,台灣受到降雨量不平衡的影響,導致南部的濕地因為缺水而漸漸的陸化。其次,因人口增加,許多濕地受開發影響而被填平,這些開發包括:工業區、住宅區、交通運輸及水利開發等等工程建設。
而且台灣南部下雨頻率不夠,導致濕地在春天和冬天等乾旱時期時,常常是望穿雲霓,等不到一滴雨下來,這是濕地越來越陸化的原因。而且下雨機率,北增南減。
3.如何營造台灣濕地?
從高溫、淹水、土石流、濕地物種消失的問題來看,營造濕地已經是刻不容緩的工作了,所幸政府、學術界和民間保育團體已經開始重視這個問題,以城市濕地營造的時間來說,雖然很短,但是政府及學術界積極引進國際景觀生態之父哈佛大學知名大師級教授查理˙佛爾曼博士的景觀生態學觀念,營造城市生態廊道及保育軸。我們希望,終有一天,台灣城市濕地真正營造生態廊道,進行生態式溪流、水圳、綠籬的串連,城市道路不再是濕地殺手,濕地生物能夠自由自在的從這個人工濕地播遷到另一個人工濕地,真正創造濕地鳥類、蛙類和昆蟲的無障礙空間!
撰寫者:吳嘉汶

◆ 第 223 份報告 ∼ 寫於 2007/01/04 00:41:16  專題研究時數: 12
標題:
不一樣的體驗~第一次田調午餐有感 (青榕)
內容:
蝦米(台語)!!吃滷肉飯唷??不會吧!!我不想呀(我相信應該很多人都不想才對 = = )!!不過,抗議也無效呀,還是吃了吧,反正除了這個也沒有別的東西可以給我吃了呀!!唉∼我的人生是黑白的啦 = = (本人在此特別使用誇飾法,讓你知道期待已久的午餐跟想像中的差了十萬八千裡之後的心得感想究竟到底是如何!?)!!
看到滷肉飯,我已經開始有種很撐的感覺了,忽然覺得,媽媽煮的飯真好吃呀,之前那種餓到快‵ ㄎㄧ 笑 ′,然後看到飯又反胃的恐怖之FEEL,我相信你應該很難懂吧!?連我自己都不太想相信我看到的滷肉飯是真的了,更何況是你們……這……群……在……家……吃……飯……的……人……(此時此刻我心裡真是充滿著憤怒與悲傷呀!!)好吧好吧,算了啦,吃吧…… 反正我也已經沒有任何可以選擇的餘地了…...乾脆放棄吧……

P.S.吃完那碗滷肉飯,我簡直就快要吐出來了!!
)>_<(
紀錄者:李青榕

↓《雖然我覺得不好吃,但是大家卻吃的很開心唷!看來別人不這麼認為呢》
◆ 第 222 份報告 ∼ 寫於 2007/01/03 22:51:14  專題研究時數: 12
標題:
網站製作內容框架(暫定)
內容:
一、曹公圳與高雄平原:地理環境
開發史
現況調查

二、曹公圳再生運動:(說明高雄地區水文網絡所缺少的環節,點出再生運動的重要)
提升位階
水量挹注
水質改善
濕地再造
堤線調整
復舊與新闢
景觀塑造
清查水利地
傳統歷史地景重現


三、水與綠的交響曲:水岸新風貌
城市綠化
海岸復育
綠色運輸
主題公園營造
濕地生態廊道

四、城市濕地典範在高雄:(導覽地圖)
援中港濕地
高雄大學生態池
半屏湖濕地
洲仔濕地
金獅湖
蓮池潭
內惟埤濕地
本和里滯洪池
愛河中都濕地
鹽水港濕地
檨仔林濕地(計畫中)
九蕃埤濕地(計畫中)
如意湖濕地(工程中)

五、學習全記錄:過程方法
研究日誌
幕後英雄
心得感想
參考資料

六、採訪記實:鄭溫乾
謝宜臻
呂學樺
曾榮發……


七、專題簡報:簡報計畫
網站架構
結論與建議

 

 

<【高雄市政府教育局】版權所有•高雄市東光國小製作•最佳瀏覽效果1024x768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