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日誌


第4頁

◆ 第 396 份報告 ∼ 寫於 2007/02/03 11:32:43  專題研究時數: 15
標題:
世界濕地日繪圖佳作欣賞 (郁柔)
內容:
今天老師要我們畫出想像中,人和自然和平共處的濕地景象,我所畫的是有池塘、有水鳥、有植物和兩位小朋友嬉戲的濕地,我怎麼看都不像六年級畫出來的圖畫,反倒像是四年級畫出來ㄉ。。。倘若畫得不夠好,就請大家包涵啦!
◆ 第 395 份報告 ∼ 寫於 2007/02/03 09:27:32  專題研究時數: 15
標題:
何謂生態濕地廊道及生態廊道效應(郁柔)
內容:
何謂生態廊道?
基質、區塊、廊道是景觀生態學之父──理查•佛爾曼博士所提的景觀規劃概念,他認為因應都市發展,不得已要將一大區塊環境切割成數小區塊環境,而且要在區塊與區塊之間,為當地動物量身訂做、建立生態廊道(ecological corridor),或是串連的踏石(stepping stone)區域,以達到物種播遷的目的。
進行生態廊道規劃時,距離效應(distant effect)與鄰接效應(connectivity effect)也是必須考量的。在劃分區塊時,須顧慮到動物的有效遷徙距離。鳥類的有效遷徙距離比哺乳動物來得高,哺乳動物又比兩棲動物來得高;靠風傳播種子的樹種,也比靠昆蟲傳播種子的樹種有效遷徙距離來得高。
廊道依照性質,可以分為「河流廊道」、「防風林廊道」、「公園廊道」等,在營造廊道環境時,除了可以串連圳路溪流外,也可以利用當地的原生樹種,使用多樣化樹料,以「波浪鑲嵌」狀的方式種植,使邊緣的長度增加,以獲得較大的正面邊緣效應(edge effect)。

何謂生態廊道效應?
◎ 面積效應:維持濕地的灘地、植栽和水域足夠面積的分佈,可形成自然的物種群聚。
◎ 生境效應:可以增加濕地的多樣性,避免負面的城市邊緣效應產生。舉例來說,濕地外緣界線如果是城市大廈或是公路,很容易受到外來衝擊。不規則形狀的埤塘設計、深淺不一的灘地及濕地周圍的自然邊緣,有助於物種繁衍。
◎ 距離效應:濕地間的距離越近,動植物越容易進行空間播遷和移動,對物種的多樣化越有利,因此規劃時需考慮群集設計(cluster design),避免濕地之間距離太遠,或都市隔絕導致景觀的破碎化。
◎ 鄰接效應:埤塘系統與周圍鄰接濕地或高灘地相連,形成帶狀水域,並組合外圍帶狀林相廊道,可促進物種遷徙。

參考資料:聽,濕地在唱歌
◆ 第 394 份報告 ∼ 寫於 2007/02/03 07:08:51  專題研究時數: 15
標題:
曹公圳現況與省思(偉詠)
內容:
12月18日公視播出了參與我們田調的專輯,在他們的網站上也有相關的內容介紹,以下是針對此篇資料的整理:
有人說,愛河是高雄的生命之河;但其實曹公圳才是高雄的母親之河。
170年前,高雄屏原沒有完整的灌溉水圳,一旦幾天不降雨,農田馬上乾涸。西元1836年,南台灣發生大旱,清廷派曹謹來台灣擔任鳳山知縣,曹謹決定開鑿水圳,解決旱象。西元1838年,灌溉南高雄平原的曹公舊圳完成;在1844年,灌溉北高雄的曹公新圳也完工。從此以後高雄的農地從看天田,變成一年兩獲的良田,而高雄鳳山一帶也成為南台彎的重要米倉。有了水圳與農業,也開啟了高雄平原的發展。在民國四十年左右,曹公圳灌溉面積達一萬六千多公頃,後來隨著農業的沒落,如今灌溉面積僅剩下六千公頃左右。隨著都市的擴張、工業區的建立,原本清澈的水渠,成為容納工廠與家庭污水的臭水溝。相較於市區的愛河,高雄市政府以二十年的時間整治愛河,創造今日愛河的親水空間,但其實整治上游的曹公圳,才是真正的治本之道。改善曹公圳的汙染問題,打造曹公圳成為高雄的濕地廊道,成為高雄縣市必須共同面對的課題。當曹公圳的重要性漸漸受到重視十一月底卻傳出六孔制水門被拆除的消息。以新型現代化的電動升降閘門代替,但是當地文史工作者鄭溫乾則指出,如今六孔制水門沒有經過任何討論被拆除,它感到相當扼腕。沿線還有許多青代、日至、光復後的水利設施,是曹公圳歷史與文化的延續,將曹公圳視為重要的文化資產,才能避免六孔制水門的事件在未來在度發生。

◆ 第 393 份報告 ∼ 寫於 2007/02/03 05:52:56  專題研究時數: 15
標題:
半屏湖濕地 (昀柔)
內容:

高雄有三個石灰岩地質的山,分別是半屏山、壽山、駱駝山,它們曾是台灣石灰礦的重要產地,因此生態也遭受嚴重的破壞,在1997年因為終止礦權,礦區也停止開採,讓半屏山有了喘息的時間。
幾年後,市政府進行廢棄礦區的水土保持計畫,經過了幾年努力的綠化和復育,半屏山也慢慢的恢復它美麗的容貌。
在2005年市政府編列預算,在山麓下開挖5座滯洪沉沙池,並把他規劃成能有效發揮功能的濕地。
半屏湖地形狹長,在水泥工廠和半屏山之間,大約有20公頃,除了結合半屏山自然公園作為野生動物復育區外,5座滯洪池也規劃復育成濕地生態池。
半屏湖規劃為很多區域,有草澤濕地、漸歇性濕地、生態浮島、多孔隙濕地、深水池、落葉層和枯木堆,利用雜生灌木及混合密林來吸引蝴蝶和鳥類,還有梯式護岸可以提供兩棲類動物繁殖、植物生長,而枯木及浮島則是提供鳥類有個安全的棲息地,深水池可以給魚類在乾季時有轉換棲息地的機會。
復育後,為了增加生物的多樣性,會引進本土的水生植物,為了在外圍形成隔離綠帶,會用許多本土開花喬木和下層植物,營造一個有複層栽植景觀的緩衝遮陰綠帶。
根據調查半屏山有6種哺乳類、12種螺類、17種爬蟲類、63種蝴蝶、72種鳥類、101種昆蟲,更有340多種的植物,未來更打算要復育台灣梅花鹿、台灣野兔、山羌和老鷹,可見隨著半屏湖濕地景觀改造工程的完工,不僅讓廢棄礦坑重生,更孕育了豐富的生態。
目前半屏山不但是假日民眾休閒踏青的好地方,也是豐富的自然生態教室,相信高鐵通車後,這塊位於南台灣運輸中心-左營站旁邊的美麗濕地,一定能讓所有的人對高雄改觀,看見高雄的蛻變,讚美高雄的美麗,發現這個水岸花香的美麗都市!

參考資料:聽,濕地在唱歌
◆ 第 392 份報告 ∼ 寫於 2007/02/03 00:05:51  專題研究時數: 15
標題:
濕地保育常見的錯誤觀念(士瑋)
內容:

保護濕地活動中,有三個嚴重的阻礙。首先,濕地這個詞不易解釋,因為濕地的定義非常的複雜。其次,只有很少人在做濕地保護的工作,一般人很難貢獻力量。但其實這是一個人人都可參與的活動,因為要建構一個濕地並不是非常的困難。最後,濕地保育理念,並不是一個政策與制度,只能靠個人或團體來推動。ㄧ般來說,只要運用了一些重點,濕地保育可能就會更成功。
(一)保育運動應有靈活的策略
(二)加強濕地保育的法規
(三)關注濕地整體功能和環境之保全
(四)持續濕地之研究調查
(五)落實濕地保護區之劃設
(六)持續推動濕地保護之教育宣導
(七)加強國際合作與交流
在德國、加拿大及美國等保育較先進國家,學校已經開始有濕地的課程,而且也是社會的一個共識,連法律都有濕地保育的法規,各級政府或開發單位都有一個標準。雖然台灣尚無濕地保護專法,但還是有很多相關法條可以使用。例如,依據「野生動物保育法」可劃設野生動物保護區或重要棲息環境;「文化資產保存法」可劃設自然保留區或生態保育區。
濕地保育的理念,已經開始慢慢的在社會中發展,可是如何讓大家更了解濕地保育的重要,則是一個大問題。一般人對濕地保育仍有許多的錯誤觀念:
1.濕地保育等於保護水鳥?
候鳥保護活動是濕地保育活動的基礎,但其他生物如魚蝦貝類、紅樹林、水生植物、水資源保育、河川保育、埤塘保育、海岸保育也都是濕地保育的工作。
2.濕地保育就是保護沼澤地,會帶來雜草,蚊蟲及登革熱?
很多人多認為濕地不過是一個「爛泥巴地」。這種思維造成長久以來全球濕地面積大幅的被破壞。但其實濕地不只是沼澤地,還有許多不同類型,如水田、魚塭、水池等,有名的如高雄的高雄港。濕地植物有許多生長於野外,但也有許多適合公園、社會及景觀用途的水池,像睡蓮、荷花、莎草、金魚草、浮萍、菖蒲等都可庭園造景。何況濕地具有調節水量、穩定海岸、便利交通、淨化水質、維繫自然過程和生物多樣化的功能。
3.濕地要很大,要數百公頃或數十公頃才需要保護?
其實不是,像七股潟湖,四草濕地保護區,是專門保護候鳥的,但如果保護像水雉這樣的鳥類,約5公頃的菱角田即可,但國外還有團體以社區生活污水放流槽,或醫院處理過的廢水,構築一個小池塘,種些水生植物加上適當的設計就是一個好的濕地,有許多青蛙,蜻蜓,螢火蟲,魚狗等生物住在裡面。
4.濕地保護是很專業的、很複雜的、很高科技的事?
一般性的濕地保護每個有心人皆可進行,只要挖個水塘,栽一些水生植物如荷花、睡蓮、楊柳就可以有個簡單的濕地,.甚至在家中以大木桶或水缸,裁植一二株睡蓮或莎草,放養二條小魚或青蛙,就是一個小濕地,能提供很多生物棲息,環境也會變得更美麗。
只要有一個水池,栽種些親水植物,留個小島,退後一步,野生生物就會回來了。

參考資料:濕地保育大眾化與法制化
◆ 第 391 份報告 ∼ 寫於 2007/02/02 22:55:13  專題研究時數: 12
標題:
正式報名隊員
內容:

一、日期:96.2.2
二、地點:資源二班
三、記錄者:楊熙恆
四、過程與心得:
今天老師要我們到資源五班看二月四日世界濕地日的小小解說員的成果,其實不管老師今天叫我做什麼,我都沒有心情做,因為今天就要交出最後的報名表了。我一直在想我有沒有入選,我真希望我有被選為正式的隊員。因為我認為這是一場很有意義的比賽。
當老師在說哪些人有入選,哪些人沒入選時,我的心情衝到了最高點,到底有沒有入選,現在就要揭曉了。我認為這是非常慘忍的事實,因為畢竟還是有人沒入選,每當我看到那種很悲傷的表情,我就會過意不去,如果我是老師,我一定是把名單貼在黑板上,同學們自己去看,這樣我才會比較安心。
結果老師竟然說我有入選,我真的實在太高興了。現在的我,可以跳的比101大樓還高呢!說不定我這一跳,就飛到月球了。

◆ 第 390 份報告 ∼ 寫於 2007/02/02 21:02:31  專題研究時數: 15
標題:
網博網站竟然再度掛掉了!
內容:
一、 日期:96年2月1日
二、 地點:高雄市東光國小資源(二)班
三、 紀錄者:濟陽秉廉
四、 過程內容和心得感想:
今天我們還是來資源(二)班教室繼續做,但是今天因為楊宜倫老師不在,所以潘老師過去資源(五)班,而我們今天原本要整理網界博覽會的資料,但是網界博覽會的網站掛掉了,真是可惜,所以原本我們很多預定的工作都無法進行,後來老師就讓我們自己打研究日誌,到了大概11:30的時候,我就回家去了。

◆ 第 389 份報告 ∼ 寫於 2007/02/02 18:47:12  專題研究時數: 15
標題:
初步解說員訓練 回家要好好做準備功課囉!(青榕)
內容:
一、日期:2007/02/01
二、地點:資源5班教室
三、記錄者:李青榕
四、過程內容:
今天到了資優班,第一件事情就是作看板,因為昨天的看板只有做到一半,今天必須延續昨天的工作,繼續把剩下的看板護貝完,才能算是真正作完看板的工作。
至於為什麼要做那麼多的看板呢?那是因為,我們在2007年02月04日有一個 "濕地日 ",濕地日的舉辦地點在洲仔濕地,我們因為參與了此項活動,還在那裡設了攤位,所以必須做一些看版來幫助解說員。
後來我們還跑去4樓的美勞教室搬了16個畫架回來,可是,搬了畫架,卻找不到橫桿,那我們搬那麼多的畫架回來幹嘛(氣)??不過後來,老師又叫我們去辦公室借彩色筆回來,他八成是想叫我們把色筆一節一節裝起來吧!?其實我也不知道到底要色筆做什麼,反正,到那天應該就知道了吧!!??
其實今天的工作應該是要訓練解說員上台的台詞、介紹內容等等的事情,可是因為看板護貝的工程實在太過 "浩大 "了,以致於我們今天並沒有訓練解說員濕地日解說的內容方面的事情。不過明天應該會訓練完吧!?請大家拭目以待我們的結果囉!!

◆ 第 388 份報告 ∼ 寫於 2007/02/02 16:52:43  專題研究時數: 15
標題:
濕地日準備活動
內容:
一、日期:2007/2/1
二、地點:資源五教室
三、記錄者:葉蔚萱
四、過程內容:
今天我們到學校作世界濕地日要用的活動看板,因為我們做的題目是有關濕地的,所以這種活動當然不能不參加嚕~
第一件是老師教我.青榕.喬如剪看板的圖片,那個小文字實在有夠難剪的, 之後老師就要幫看板上護貝模,結果…慘兮兮…一大堆的褶痕,所以我就說啦~真恐怖,結果李雲柔跟我說,昨天更恐怖!原本都很順利,結果用到一半太得意忘形,就跑出一大堆的褶痕,那種廠面…實在有夠難想像的啦~
今天…事實上呢!是要訓練濕地日當天的簡說員,可是…看板還沒做好…要怎麼解說阿!!所以就一直作看板,一直做,做到四點半了還沒開始練,是怎樣!
經過了很久之後,終於開始練了,所以丫~我的寶貝青榕就被叫走了~(怒)濕地日那天…會很多人咩?我爸爸媽媽有在廣播中聽到這個活動的宣傳,聽老師說主任也有看到報紙,還真有點期待。

◆ 第 387 份報告 ∼ 寫於 2007/02/02 13:59:23  專題研究時數: 15
標題:
喜悅的心情(蔚萱)
內容:
一、日期:2/1
二、地點:資源5教室
三、記錄者:葉蔚萱
四、過程內容:
今天終於正式報名哩~之前阿~都要一直比賽,一直跟同學競爭,都覺得很累,不想比,所以我乾脆就就不打研究日誌了,不過…之後想想…既然都已經記了筆記,就打打看吧!沒想到打著打著,我的名次就便進前20名了。
今天老師就跟我說,妳進前20了喔~我真的很高興(因為爸爸一直希望我進,如果不進,後果很慘)不過這也代表著一件事…要更努力才行!想起以前那種半放棄狀態,我很慶幸我努力了,因為…如果我當初沒有努力,現在就不行進前20了!反正就是一整個高興高興高興~~~
今天8點就到學校(我在放假,很少這麼早起)結果也不知要幹麻,就偷偷的玩電腦~噗~不過現在我知道要幹麻哩~那就是…打研究日誌嘛~(不然你以為我在幹麻)
禮拜日還要去洲仔濕地,因為是世界濕地日咩~多多倡導濕地維護,才能達到保護自然的功用哇~不過我只是服務員,所以還好,沒那麼忙,不像青榕他們,是解說員,不但要顧現場秩序,還要解說,簡直就是一個忙字!


◆ 第 386 份報告 ∼ 寫於 2007/02/02 10:12:12  專題研究時數: 15
標題:
努力有了成果(青榕)
內容:
一、日期:2007/02/01
二、地點:資源五班教室
三、記錄者:李青榕
四、過程內容與心得感想:
寒假開始了,但這並不是一個開始放鬆的象徵,而是一個,要開始努力工作的開始。今天,我終於報上了正式隊員,因為之前都收不到認證信件,所以報不上去,不過今天,老天保庇(笑),終於收到了認證信件,所以說,之前的一切努力和心血,不是白費啦!!超高興的耶!!之前剛開始,聽到老師說,因為人數限制的關係,所以我們班上只有20人可以參加網界博覽會,真的有點給他不想去的說(笑),因為我覺得,班上這麼多的高高高高(x100)手,想要擠進去前20名還真是有點困難耶,更何況,這20個名額,還必須用積分來爭取,所以啦∼就有點不想理他了,可是該交的作業還是要交壓,所以我還是有打研究日誌之類的整理資料,一飆就飆到了54分啦!!所以呢,我也進了前20名囉!!然後老師就問我說,我是不是還沒報名,我這才想起來這件事情,幸好有老師的提醒,不然我的努力真的白費啦!!
來跟大家介紹一下我今天的行程安排吧!!真是有夠忙唷:今天一大早我8點起床,9點到教室,有點點睡眼惺忪(不好意思,昨天太晚睡了),不過看到電腦,活力又來啦(沒辦法,這是小學生的特性嘛 ∼ 哈哈哈!!),今天要留到下午,因為我擔任濕地日的解說員,需要點練習嘛,所以我待到5點鐘,然後再回家洗澡吃飯,7點在衝去上英文課,9點下課回家在寫寒假作業(哎∼我真是太忙了,不過,也沒辦法阿 = = ),就這樣結束了悲慘的一天,明天,繼續加油吧!!(累∼∼)

◆ 第 385 份報告 ∼ 寫於 2007/02/02 08:04:42  專題研究時數: 207
標題:
寒假第四天到校
內容:
一、日期:96..2.2
二、地點:資源二班、資源五班
三、參與人數:22人
四、進行工作:
(1)小小解說員演練解說
(2)三折頁印製、摺頁完成
(3)解說員及接待人員名牌製作完成
◆ 第 384 份報告 ∼ 寫於 2007/02/01 22:21:37  專題研究時數: 184
標題:
寒假第三天到校
內容:
一、日期:96..2.1
二、地點:資源二班、資源五班
三、參與人數:25人
四、今天主要工作:
(1)完成「世界濕地日」活動看板(共十六個看板),分配解說員小組的主要講解範圍。
(2)小小解說員名牌設計與列印。
(3)濕地繪畫及作品產出。

記錄者:潘昭穎
◆ 第 383 份報告 ∼ 寫於 2007/02/01 14:04:45  專題研究時數: 184
標題:
寒假第二天到校
內容:
一、日期:96..1.31
二、地點:資源二班、資源五班
三、參與人數:25人
四、今天主要工作:
(1)「世界濕地日」看版文字產出及製作。(城市濕地典範在高雄等十個看板)
(2)三摺頁文宣的定稿及試印。
(3)研究進度補充照片及文字。

記錄者:潘昭穎
↓《看到了嗎?這是我們的成果》
◆ 第 382 份報告 ∼ 寫於 2007/01/31 13:56:42  專題研究時數: 15
標題:
為世界濕地日作準備 (昀柔)
內容:
一、 日期:1月31日
二、 地點:資源五班教室
三、 紀錄者:李昀柔
四、 過程內容:
今天是網博寒假趕工班的第二天,一開始先是把昨天做的看版用膠膜護貝,接著是製作要去洲仔濕地參加濕地日活動的名片,另外還做了三折頁。
五、心得感想:
今天還是非常的累,但因為昨天都把工作做的差不多了,因此今天不時會有一些些的休息時間,在今天我覺得最困難的就是膠膜護貝的工作了,因為有時候膠膜並不是很平,就會導致辛辛苦苦做的看板就此功虧一簣,或是有時候因為護貝的很順,就會得意忘形,一下子黏太快,又搞砸了。

◆ 第 381 份報告 ∼ 寫於 2007/01/31 09:27:15  專題研究時數: 15
標題:
繼續昨日的工作
內容:

今天老師要我們補做昨天沒有做完的份,因為我們昨天有一大堆東西沒做。但是我昨天就已經把我的部分完成四分之三,所以我今天很快就完成我該做的部分。但我今天準備要開始動工時,壞事不斷的出現。如:電腦當機、程式沒回應……等,好多壞事都發生在我身上,真可悲。不過就是因為那麼多壞事都發生在我身上,所以讓我發現許多便捷的方法。像:要加黑框就按「shift + p」要使檔案變小就按「ctrl + g」 而要儲存就按「ctrl+ shift+s」……還有好多新發現呢!!!
因為我很快就完成了,所以老師又多叫我做一些,而我又再課堂上完成了這些任務,所以今天下來我很有成就感。如此一來我們的研究日誌就因為有照片的輔助說明而變得更吸引人了!
記錄者:楊熙恆

◆ 第 380 份報告 ∼ 寫於 2007/01/31 06:45:43  專題研究時數: 15
標題:
補上照片與說明文字
內容:
一、時間:96.1.30
二、地點:資源二班
三、記錄者:楊熙恆
四、過程內容:
寒假到學校的第一天,老師要我們分成男生和女生組,男生要將研究日誌的今天是內容補上圖片,而女生要做二月四日世界濕地日時的看板。老師說:因為我們的研究日誌有些都沒有圖片,只有文字,有些人會看不下去,所以要加圖片。說完老師就教我們先進到網界博覽會的「隊伍工作室」並輸入我們的帳號和密碼,點選「填寫進度報告」並修改沒有圖片的研究日誌。老師秀出了一張圖片,說:「這張圖片有兩種效果,1.黑框2.陰影,而且樣放圖片在研究日誌內,只能放50kb,所以還要再處理一下,而我們要用的程式是photoimpact」說完老師就開始示範。我覺得這真是麻煩啊,但是用久就習慣了。而至於最重要的動作「如何上傳圖片」老師也敎得一清二楚呢。
↓《今天一整天下來,還真累呢!》
◆ 第 379 份報告 ∼ 寫於 2007/01/30 23:30:49  專題研究時數: 15
標題:
團結力量大
內容:
一、 日期:1月30日
二、 地點:資源五班教室
三、 紀錄者:李昀柔
四、 過程內容:
今天是參加網博寒假趕工班的第一天,今天主要都是在製作要去參加在洲仔濕地舉辦的濕地日活動要用的看板,一開始我們先分兩批,一批先做看板的形體,一批去打看板內容的文字,全都做好了以後就是編輯圖片的說明和剪貼圖片、文字。
五、心得感想:
今天做了很多的工作,大家也都很辛苦,一整天下來令我深深的體會到什麼是團結力量大,本來一個人作看板可能要二十分鐘,但是兩個人分工合作的話,二十分鐘可能可以做兩個、三個,和一個人比起來效率真的是多太多了,明天我也要像今天一樣,大家分工,提升效率!
↓《老師給我們看我們要做的東西》
◆ 第 378 份報告 ∼ 寫於 2007/01/30 17:56:15  專題研究時數: 184
標題:
寒假第一天到校
內容:
一、日期:1月30日
二、地點:資源二班、資源五班
三、工作進度:
昨天教師小組經過了討論之後,今天是我們寒假到學校趕工的第一天,今天工作進度總共分兩邊:
(1)補放研究進度報告之照片與文字。
(2)製作「世界濕地日」活動之宣傳看板。
呼!今天ㄧ整天下來,感覺好累。

記錄者:潘昭穎

↓《大家正專心做自己的事情呢!》
◆ 第 377 份報告 ∼ 寫於 2007/01/30 09:40:46  專題研究時數: 15
標題:
寒架第一天上工 (秉廉)
內容:
一、 日期:96年1月30日
二、 地點:東光國小資源(二)班、資源(五)班
三、 記錄者:濟陽秉廉
四、 過程內容:
今天是寒假我們要來工作的第一天,一大早,我就到了資優班,遇到了潘老師,老師叫我們先去資源(五)班掃地和拖地,之後又叫我們回到資源(二)去上網界博覽會的網站,開始做整理,老師要我們把每張圖都加上詳細解說,而沒有放圖的報告則是要把圖經過「瘦身」之後在放上去,做到一半的時候,還有沒辦法弄照片的問題,後來陳昱儒用他的隨身碟幫我們處理好了,我們又做了一下下之後老師就說可以回去了,而我下午沒有要待在那裡,於是我大概11:30分就回去了!!!

五、 心得感想:
今天是我們第一天早上到資優班做網站架構,真好玩,但是事情也很多,做得腰酸背痛,還好回家的時間比預期的早了半小時,不過我真的要感謝陳昱儒,他用他的隨身碟幫了我們很大的功勞,但是今天我是和羅鴻展一起做的,因為人數太多,而位置卻不夠,希望我下次能搶到一個好位置。

◆ 第 376 份報告 ∼ 寫於 2007/01/29 21:57:57  專題研究時數: 15
標題:
與Swish Max的第一次接觸 (熙恆)
內容:

今天老師帶我們上三樓的電腦教室,老師首先要我們點選「Swish Max」老師說這是一個做網頁的程式。老師給我們看了一個網頁,他說:「上面的這一塊導覽列是我們現在的功課,你們看,上面的圖片會由下往上移動,動完後還會換圖片,之後還會重來一次。」老師又秀出另一個圖,又說:「這是我們目前要做的,平常我們要複製圖片,只要按右鍵,就可以複製,但當你按右鍵,看到『關於flash』你就沒辦法複製,因為這有版權,有受到保護的。」當大家都打開「Swish Max」之後。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大大的空白處,老師說: 「你可以把我們要做的『網頁』當成演戲,把『網頁的空白處』當舞台,把『物件』當主角,把『時間軸』當劇本。」
當老師說完之後,老師把我們要打的字、舞台大小、圖片大小告訴我們。當我們準備好之後,老師就把舞台調到適當的大小,並教我們如何更改舞台背景顏色,老師還將其他的工具列功能大概告訴我們。接著老師要我們打出文字(主角)並修改字體。經過了今天的教學,我看到了自己的名字就像演員一樣,出現在場景上逐漸移動,又老師就教我們如何新增特效、刪除特效,並加入第二個主角。我覺得Swish Max真的是一個很好玩的軟體,我一定要好好把各種技巧都學起來。
記錄者:楊熙恆

◆ 第 375 份報告 ∼ 寫於 2007/01/29 20:54:01  專題研究時數: 12
標題:
第三次Swish max 特訓
內容:
一、日期:一月十八日
二、地點:電腦教室
三、記錄者:張建凱
四、心得感想:
我最愛的電腦課程又來了!我最喜歡上鄭文榤老師的電腦課了,也因此,我在這堂課中學到了不少獨門絕技,現在就由我來告訴你吧!
今天我們的任務是完成前兩週未完成的動畫部分,完成的人便開始做美化的動作,美化完之後就可以將成品交給老師了,當然,鄭
老師既然身為老師,多少都會給我們一些建議,老師給了我什麼建議呢?喔~原來是因為我在做兩張圖片的動畫銜接時,兩張圖片的顏色都太過明顯所以顯得有些突兀,老師就跟我說:「在兩張圖片交接的時候,前一張圖片將它做淡出的效果,後一張圖片將它做淡入的效果,結果應該會不錯。」果然效果奇佳,如此一來,一張淡淡的離開,一張淡淡的進入,便不會構成視覺上的不協調了!之後,老師還告訴我說:「我們做的這個題目是比較有古代風味的,所以字形可能要稍做改變。」我想了想,也對,太過現代的字體的確不適合復古的風味,當我做了適當的改變,再次交給老師時,老師竟然對我說:「跟我做的好像喔!」這是多麼極至的讚賞啊!老師的這一句話令我高興了好一下子,不過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啊!又要下課了,今天的這一堂電腦課,我不但獲益良多,也使我對這個地方又增添了一些美好的回憶。

◆ 第 374 份報告 ∼ 寫於 2007/01/29 19:46:01  專題研究時數: 12
標題:
鹽水港濕地(士瑋)
內容:

鹽水港溪位於高雄的小港區,從北港路及沿海二路開始,經過中鋼廠區,在到高雄的第二港口出海。長達五公里,寬60公尺,流域達12平方公里,整條河貫穿臨海工業區。原本是一條受到家庭污水及工業廢水污染的河川,河面常可見嚴重油污、垃圾及動物屍體。但是高雄市政府利用整治愛河及後勁溪的成功經驗,成功的把鹽水港溪整治成一個美麗的生態濕地。
鹽水港濕地以生態工程整治為基礎,利用木排樁聚集、導水,增加瀑氣效果,利用新增一水道,把水分層淨化,利用設置卵石灘區、自然石磊區、草澤區來讓生態更豐富。鹽水港濕地更可以以草澤進行污染物的沉降,淨化水質。
以生態工程來淨化水質是一件非常好的事,高雄市政府於2005年底完成「鹽水港溪生態工法改善水質工程」,在施工期間經過7次颱風,各種設備都安全無虞。且檢驗後的水質是非常乾淨的,各種魚類和鳥類更是證明了這一點。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高雄將可以變成一個充滿綠地的城市!

◆ 第 373 份報告 ∼ 寫於 2007/01/29 08:42:26  專題研究時數: 12
標題:
內惟埤文化園區 (鈺庭)
內容:

內惟埤原為壽山東側,接左營蓮池潭調節水量的水塘,源頭為下淡水溪, 早期修築工事以沙包堆壘成溝渠,引水至蓮池潭,再從蓮池潭引水至內惟埤儲存。內惟埤自清康熙年間始(1662~1722年)逐次增闢,以便灌溉農田、養殖水產,水利全盛期面積達32甲。1710年(康熙48年),埤區四周農地劃為官有的學田,為防匪亂,鳳山知縣曾派駐兵鎮守以保護地方,因以駐兵部而得名為「內圍」,聚落以土石或竹籬為牆垣,埤內盛產蓮藕、菱角及魚蝦,以滋潤灌溉附近廣闊的田野。
直到1990年代,內惟埤地區還是工廠區,週邊道路系統紊亂,而且中央有一塊不規則的水產地。然而,長期在高雄推動藝文活動的畫家洪根深及作家吳錦發認為,這個地區深具規畫成為藝文活動空間的潛力;於是,市府團隊克服萬難,將內惟埤地區的公有地興建美術館,並以市地重劃方式建構41公頃的美術園區;在命名方面,參酌台灣濕地保護聯盟與高雄鳥會的建議,以原舊地為名,稱為「內惟埤文化園區」。(參考資料:聽,濕地在唱歌p.96)

◆ 第 372 份報告 ∼ 寫於 2007/01/28 23:38:01  專題研究時數: 12
標題:
愛河中都濕地公園 規劃特色(青榕)
內容:
1.入口廣場
半圓形廣場位在霞長的濕地公園中央,廣場採用卵石做為鋪面,並在入口處設置以自然原木與金屬創作結合的標示牌,造型登柱,呈現出愛河迥異的風貌。
2.生態工法邊坡
以近自然工程及注重生態的方式,復育水案生態景觀,增添水岸地形的多樣性及多變性,產生豐富的生態棲息環境,同時也構成美麗的景觀。
3.眺景平台
沿新生水岸設置2處跳景平台 ,欄杆以透空方式設計,並在欄杆上設置解說牌,讓視覺穿透並變於倚欄賞景觀魚。
4.觀察棧道
在整個濕地公園中特別設置濕地密林區,提供鳥類以及昆蟲等生物可棲息的處所,為了避免干擾其生活,採用觀察棧道的方式去通過此區,讓人與自然能夠和諧相處。
5.解說牌以及導覽牌的設置
結合園區自然生態的生態景觀,導覽解說區內自然資源的特色以及其歷史淵源,還有一些豐富物種和各景觀據點的現況,並且提供自行導覽市的環境教育解說資訊。
6.植栽多樣性
多樣性質栽將使水陸景觀,如水岸空間和濕地和潮間帶以及喬灌木等整體大環境相調和,並創造有利於生態保育的環境。
7.照明設施
以漂流木結合燈具的設計,讓園區的景觀元素與自然融合而不突兀。為了營造自然的濕地環境,所以採用低光度的照明,讓夜間生物也能自在的活動。
8.街道家具
與燈具相同也採用大自然的漂流木,以充滿野趣的設計,讓座椅與自然環境融合,又同時兼具了休憩功能。
9.同盟路步道整建拓寬
提供優質人行徒步和自行車道以及休憩空間。

 

 

<【高雄市政府教育局】版權所有•高雄市東光國小製作•最佳瀏覽效果1024x768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