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日誌


第9頁

◆ 第 271 份報告 ∼ 寫於 2007/01/11 15:22:40  專題研究時數: 12
標題:
何謂濕地? 小組課研究成果(鈺庭)
內容:
何謂濕地?
濕地就是有水、有土、有植物,三個缺一不可,濕地包括了草澤、林澤、泥澤、潟湖、滯洪池、埤塘、紅樹林等;濕地可以幫助淨化水質、防止海岸侵蝕、洪水調節,在科學家的統計中濕地的價值有20多種,其中有三大價值:一.棲地生態價值:提供了動物、昆蟲的棲息地。二.社會經濟價值:1.生態旅遊2.景觀美質3.教育及科學研究。三.人類環境價值:1.水棲生物的生產力2.氣候調節。濕地分為內陸濕地、城市濕地和海岸濕地;所謂的內陸濕地就是森林、湖泊邊緣內陸地區淺水帶。所謂的城市濕地就是當水分以降雨、湧泉、人工引水的形式,聚集在人口密集區形成的濕地,大多是人工濕地。所謂的海岸濕地就是當水分以溪流、河川的方式流到出海口,形成半鹹半淡的型態。濕地又分為五大功能:一.生態功能:補助地下水。二.經濟功能:樹皮可做染料。三.景觀功能:有視覺美感效果。四.科學研究及環境教育功能:是自然環境教育場所。五.休閒功能:可吸引許多人來觀賞野生動、植物。
撰寫者:戴鈺庭
◆ 第 270 份報告 ∼ 寫於 2007/01/11 13:56:43  專題研究時數: 12
標題:
小組課 研究濕地心得(怡妏)
內容:
打完了一連串的說明及介紹,自己對生態也了解不少。我們搶救濕地僅是因為濕地目前面臨嚴重破壞及漫無止盡的威脅。也是想喚起人們對濕地的記憶,像是在談田裡抓青蛙 河中划船及釣魚。那些過去美好的回憶,然而這些美好的回憶卻離我們現代的生活越來越遠…。古時候,漢人和原住民都有一套和大自然相處的準則,所以能夠和平相處、安然無恙。如今,天災、人禍是常有的事,難到我們能把責任推到古人身上?當然不。我們不會希望這一切繼續下去,那我們也該有所行動,因此,環保團體都盡力爭取有關生態維護的一切。我很高興能夠投入此項研究,因為這項研究讓我更加了解大自然,並且也對現在的環境有個一知半解。說真的,我們可以毀滅自己,可是在地球上生存的生物們呢?他們的生命不該操控在人類手中,那樣對他們來說太可憐了。我們真的不該剝奪他們和我們一樣在地球上生存的權利,所以,希望大家共同來維護生態平衡,並且對大自然多一點愛護及關心,環境保育人人有責,如果大家齊心協力一同照顧大自然,相信我們的明天會更好!
記錄者:陳怡妏
↓《怡妏認真的打電腦》
◆ 第 269 份報告 ∼ 寫於 2007/01/11 12:37:57  專題研究時數: 12
標題:
濕地小檔案之四 關於台灣濕地(怡妏)
內容:
【台灣濕地的過去、現在及未來】
@過去~~~
台灣的濕地和全世界的濕地比起來,實在微不足道。可是台灣在陸地水域中共有136種淡水魚,其中有38種是特有種,顯現台灣小小的水域濕地,豐富多樣化的風貌。
從古到今,漢人的生活和濕地密不可分。台灣雨量充沛,山脈高亢,水流湍急。當時堡內有許多的林澤普遍高溫且潮濕,因此平埔族們都選擇林澤以外的地區生活。但隨著林澤濕地逐漸地陸化,古代平埔族遠離危險的漁獵生活,逐漸導入農業耕作及排水技術。當鄭成功率領部隊進入台灣後,嘉南平原仍是一片乾旱的土地,那時便實施「屯田制」,挖掘池塘、開墾荒地,這個制度是三年種一次水稻,其他季節已旱作為主,這是台灣開始有城市濕地的由來。
@現在~~~
目前,環保團體及政府都盡心盡力在開發人工濕地,當然也不忘復育一些荒蕪的濕地。但是,「萬事起頭難」,復育濕地也有困境。例如:城市鋪面化,導致地球表面硬殼化,使雨水無法滲入土壤,讓城市濕地缺乏足夠的補充水分;農業耗水化,乾旱地區靠著大量的抽取來灌溉農田,導致土地沙漠化及鹽漬化。這些問題,都是大家正在努力解決的。另外,台灣工業化的背後,不支犧牲了多少生物的性命,濕地不斷被填補,用來建造豪宅、高樓大廈等等的建築。物種逐漸的消失,當然也是目前需要努力的方向,由此可見,濕地建造真的不簡單。
@未來~~~
目前高雄市政府工務局規劃「生態廊道」。讓生物可以自由在這些廊道中自由穿梭,這將是一個屬於生物的空間,而且是關於生態之間的無障礙空間。這項工程需要結合科學家、景觀建築師、城市規劃師及社區居民的參與。提供生物一個棲息地,一方面也可以作為人們遊憩的場所或自然教育中心。總而言之,營造濕地真的好處多多!
撰寫者:陳怡妏
↓《怡妏正在撰寫作業》
◆ 第 268 份報告 ∼ 寫於 2007/01/11 11:36:59  專題研究時數: 69
標題:
第三次小組課 整理資料
內容:
一、時間: 95.12.18
二、說明:
經過這四天整天的田野調查,我們的成果非常的多。這個禮拜主要是整理田野調查的逐字稿,每個地點分配兩個人負責,這樣一來就至少會有一個人交件,大家也才不會這麼累。我們會利用接下來幾週的時間努力產出網頁的文稿。
記錄:潘昭穎

◆ 第 267 份報告 ∼ 寫於 2007/01/10 22:47:38  專題研究時數: 12
標題:
濕地小檔案之三 全球濕地危機(怡妏)
內容:
【濕地越來越少,造成全球生態危機?】
全球的濕地都在減少中,甚至在消失。大家可能認為消失了一個台灣大的濕地不算什麼,但是如果消失了十個呢?14年來,全球總共消失了十個台灣帶的濕地,濕地雖然面積不大,卻提公全球生態系統百分之二十五的生產力,而且有七成的漁業產量都依賴濕地。如果濕地消失了,我們後代子孫就不知道「濕地」為何物,這還不算大問題,雖然近年來環保意識抬頭,但政府及多數民眾都仍未體認到濕地的可貴,濕地的保存往往被窄化為「保護水鳥」的小事,而未了解濕地對海岸保護、防洪及水資源保護的重要性。大量濕地被破壞後,產生包括水患、地層下陷、地下水鹽化、魚產減少、海岸線退縮、地下水被污染等問題。
舉例來說,高屏溪河畔綿延十多公里的垃圾長城,在所棄置的垃圾中,含有鉛、鎘、砷、汞等重金屬,甚至「戴奧辛」這類有世紀之毒之稱的物質也摻雜其中。這些東西會逐漸滲入河床及地下水中,經由魚類、農產品、飲水過程,再回到人體之中,危害我們及後代子孫健康。
近年來有些濕地,如台南四草鹽田、宜蘭無尾港,因有珍貴的野生動物棲息,而得以依野生動物保育法劃設成野生動物保護區。但其餘絕大部分的濕地,由於缺乏具體濕地保護法律,致無權責機關能主動保護。若不儘速立法保護濕地,並採取積極的補救措施,不久的將來,台灣一半以上的濕地將從地圖上消失。
【我們需要濕地!】
人類的生活和濕地息息相關,世界著名的大城市都是依水而建,而我們竟不懂得飲水思源?我們當然可以對濕地的價值侃侃而談,但是,價值只是抽象的意義,還是用金錢就可以做衡量的?濕地附有豐富的生產力,許多的野生動植物都孕育於此,人類可以直接利用濕地資源,也可以間接從濕地的功能中獲得利益。這些濕地的價值,我們必須認真的以「生命永續分享」的觀點談濕地保育,即使濕地有豐富的生態價值,但是那麼好的資源,是否應該給現在的人類、未來的人類及未來的生物呢?我們必須盡力將這些東西保存下來,讓後代子孫共同分享。同時不要忘了地球的生物不只有人類,更有許多動植物及其他生物需要棲息於濕地環境,我們不該為了一己之私,剝奪他們與人類同樣在地球生存的權利。
撰寫者:陳怡妏
↓《怡妏與嘉汶正聽著錄音機與錄音檔,完成逐字稿》
◆ 第 266 份報告 ∼ 寫於 2007/01/10 21:40:16  專題研究時數: 12
標題:
濕地小檔案之二 濕地的價值與功能(怡妏)
內容:
【濕地的價值和功能】
濕地伴隨著人類的成長,但如今卻被人類排棄在都市文明之外,這一切說明了人類至今並沒有尊重大自然,反而讓濕地原本存在的功能和價值,任期荒無,這些損失不是金錢所能彌補的。
*濕地生態系的功能共可分五大類:
1.生態功能:濕地提供了滯洪、靜化水質、補助地下水量、防止海岸侵蝕、避免強風及鹽害、提供野生動植物棲息的環境、維持微氣候與生態系統的平衡,也提供炭、氮循環等方面的服務。
2.經濟功能:濕地豐富環境資源,可生產漁獲及農產品,以提供人類使用。例如濕地中紅樹林的數埤就可以提煉出染料,某些國家的紅樹林也被當作建材、藥材、攬李及燃料的來源。
3.景觀功能:濕地常位處於特殊地理位置,如何口、海口及城市景觀地區,而且濕地擁有豐富的動植物棲息景觀,也可以綠化、美化城市,形成特殊的視覺美感效果。
4.科學研究及環境教育功能:許多濕地常被用來發展監測、實驗及對照組等科學研究區域。同時,濕地豐富的自然景觀及完整的生態系統,可提供人類及自然保護教育使用的場所。
5.休閒遊憩功能:濕地是相當重要的野生動植物棲息地,因為物種豐富,經常吸引喜愛大自然的遊客前往觀賞野生動植物,也讓城市中忙碌生活的居民,能在閒暇之餘,去接近大自然,享受不一樣的假日生活。

濕地的價值可分三種:
1.棲地生態價值:提供野生動植物棲息的生活環境,或者讓或過境的候鳥有些角的地方。
2.社會經濟價值:可生產漁貨及農產品,防止洪水暴漲、減少波浪損害及海岸的侵蝕、地下水和地表水的供應、木材及藥材的提供、景觀美質、教育及科學研究等等。
3.人類環境價值:淨化水質、水棲生物的生產力、微氣候及世界氣候的調節。更神奇的是,濕地還可以保護大氣層呢!
撰寫者:陳怡妏
↓《怡妏正在查詢有關濕地的資料》
◆ 第 265 份報告 ∼ 寫於 2007/01/10 20:24:09  專題研究時數: 69
標題:
濕地小檔案之ㄧ 何謂濕地與其種類(怡妏)
內容:
【何謂濕地?】
濕地(wetland)指陸地與水域的過渡地帶。目前較被接受之定義如下:
1.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UCN) : 有水生植物生長的地區。
2.國際濕地公約(Ramsar1971) :凡是包含草澤、林澤、泥澤或水域等地,不論是自然或是人為,暫時或是永久,其水體是否流動,是否含有鹽份,甚至海水,深度在潮位時不深過6公尺之地區。同時,尤有進者,也可以把跟濕地毗鄰的河岸或海岸地區皆納入。
3.美國漁業和野生動物署認定濕地必須含有下列三要素:
1.必須具有優勢水中植物(Hydrophytic aquatic vegetation)
2.在表土下某一深度的土壤必須含水(亦即指該土壤處於還原狀態或厭氧情況)(Hydric soil)
3.在最低限之期間或頻率內必須為水淹沒或土壤含有飽和之水(Water region)
(*簡單來說,就是一年之中,經常保持有水、有土、有動物、植物的環境就稱為濕地。)

【濕地的種類】
濕地共分為海岸濕地、內陸濕地和人工濕地三種。對這三種濕地的詳細介紹如下:
1.海岸濕地:又名沿海濕地(天然濕地)。水分以溪流或是河川的形式匯流到出海口,或是以潟湖、內海的形式大海波浪、海流及潮汐相互作用形成半淡水半鹹水形式或鹹水型態的「海岸濕地」。包括海岸沼澤、泥質攤地及及紅樹林沼澤等,是隨著海洋潮汐運動而存在的濕地生態體系。
2.內陸濕地:(天然濕地)水分以下雨或降雪的形式降落之後,在森林、湖泊邊緣等內陸地區的淺水帶形成「內陸濕地」。內陸濕地是因為雨水、地下水、伏流水、非感朝河段或溪流、湖泊及池塘所形成的濕地生態系統,包括淡水沼澤、淡水池塘、灌木沼澤、低地闊葉林、木本森林沼澤等。
3.城市濕地:當水分以降雨、湧泉、地表逕流或者適用人工引水的形式,匯聚在人口稠密的地區形成的就叫「城市濕地」。城市濕地大多是人工濕地,但有有少部分是天然的濕地。城市濕地是一種新的觀念,泛指人類居住範圍內屬於都市水文循環的濕地生態體系。
撰寫者:陳怡妏
參考資料:聽,濕地在唱歌!

◆ 第 264 份報告 ∼ 寫於 2007/01/10 11:43:18  專題研究時數: 12
標題:
第三次補拍 網站首頁照片(洲仔濕地)
內容:

雖然我們的網頁已經有初步的版模,但是因為網頁首頁找不到能夠搭配的好照片。我們希望能夠在首頁放入城市與濕地河諧共處的感覺,而週崽濕地是很好的選擇,所以我們又挑了半天的時間到洲仔濕地去捕捉鏡頭。
記錄:潘昭穎
◆ 第 263 份報告 ∼ 寫於 2007/01/10 10:24:08  專題研究時數: 0
標題:
工作叮嚀!
內容:

歷經了這幾個禮拜的閱讀及撰寫資料,我們已經有了初步的成果,以下就是把學習單寫得特別用心的同學們,請下列同學將電子檔寄給老師:
(1)工務局採訪學習單:青榕、郁柔、宇德、柏謙、建凱、怡妏(已寄)。
(2)「曹謹與曹公圳的故事」學習單:正宇、柏謙、蔚萱、昀柔。
(3)「認識濕地」學習單:柏謙、蔚萱、建凱(已寄)、鈺庭、姍昀、鴻展。
(4) 「念念曹公圳」學習單:青榕、郁柔、瑜庭、蔚萱、宇德、蕎如、柏謙、育瑋、偉詠。
恭喜上述同學有機會將你的學習成果呈現出來,請把握時間盡快寄給老師吧!
記錄者:潘昭穎
◆ 第 262 份報告 ∼ 寫於 2007/01/10 09:52:18  專題研究時數: 12
標題:
收看念念曹公圳節目(育瑋)
內容:

今天(12/28)在節目中,我看到現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忘記了曹謹------這位功在高雄的縣令。而且現在水利局拆掉了六孔制水門,讓這座水門只能被紀錄在歷史上。在田野調查中,我們探索了曹公圳的流域,其廣遍布了整個大高雄,高雄若沒有曹公圳,平原也不會成為都市,所以所有的高雄人都不應該忘記這條圳及曹謹。曹謹功於高雄,歷史留名;一百七十年後,我們重返這條高雄的母親之河,探索它過去的繁華。(記錄者:莊育瑋)
◆ 第 261 份報告 ∼ 寫於 2007/01/10 06:17:59  專題研究時數: 23
標題:
第一、二次補拍 援中港濕地 中都愛河濕地 內惟埤 水案花香願景館
內容:

這次我們去了援中港濕地、中都愛河濕地與內惟埤濕地,進行訪談。此外,我們還拜訪了位於13號碼頭旁的水岸花香主題館,瞭解高雄市政關於「水岸風情」的設計構想,並做了拍照與記錄。老師只有帶少部分同學出來,因為是利用整日上課時間,而我們這樣的行程總共花了兩天才跑完唷!

◆ 第 260 份報告 ∼ 寫於 2007/01/09 22:32:07  專題研究時數: 12
標題:
鄭爸爸上課 總結田野調查重點(姍昀)
內容:
一、時間:12/20
二、地點:資源二班
三、記錄者:侯姍昀
四、過程內容:
今天鄭爸爸來幫我們上第四次的課,內容就是我們去做過田調地點的照片,看著一張張的照片,想到我們曾在那裡留下足跡,更想到現在開始會非常辛苦,心裡卻也準備好迎接了。
照片有曹公新圳、舊圳,各地的水圳阿、溝渠等,想起了我們觀察水中的流向、速度,不停的搶著要寫日誌,鄭爸爸說這些地方有些我們雖然都沒去過,但是其實也不會有多少影響啦!曹公舊圳,今天鄭爸爸問大家是灌溉哪裡?很多人都說遠方,但是答案卻是附近,使人覺得= =,而且鄭爸爸還拍了許多照片,拍很多照片是沒啥不正常啦!但是好多都出現墳墓,心裡一陣orz,但是,謝謝鄭爸爸在工作之餘還撥空來替大家上課,拍很多照片讓大家瞭解更深入,讓有幾次田調沒去的同學知道我們去過哪裡做調查!也了解那塊地的特色與背景。
◆ 第 259 份報告 ∼ 寫於 2007/01/09 21:28:48  專題研究時數: 12
標題:
在鐵皮屋下的充電~ 第一次田調午餐(鈺庭)
內容:
一.日期:12/9
二.地點:路邊鐵皮屋
三.記錄者:戴鈺庭
四.過程內容:
今天中午我們全班一起去吃午飯,那邊有賣麵羹、飯羹、肉燥飯、魚丸湯、貢丸湯、蛋花湯,所以我們就點一碗湯和飯或麵,本來大家都已經點好了,因為天氣太熱,有人跟老師建議點飲料,老師同意後,很多人都跟老師說他要把湯換成飲料,讓老師和老闆娘手忙腳亂的改著原本點好的菜單,深怕用錯了會多一碗或少一碗,飯吃完後,說還會餓的人都再點了一碗,等大家都吃飽之後,我們又打起精神的往下一站前進。
五.心得感想:
我覺得跟大家一起吃午餐的感覺很棒,而且這是第一次跟大家一起吃呢!我點了一碗肉燥飯和貢丸湯,印象最深的是我們都已經點好了,有人聽到可以打湯換成飲料,就有一大堆人吵著跟老師換,我沒換,因為我覺得中午就是要吃熱的 如果你叫我吃飯配飲料的話我應該是吃不飽的,所以我沒換,因為我沒換也吃的很飽,但吃飽後就想睡覺,雖然想睡,還是也要打起精神向下一站前進。

◆ 第 258 份報告 ∼ 寫於 2007/01/09 20:22:17  專題研究時數: 12
標題:
與洲仔濕地有約(士瑋)
內容:
一、時間:95年12月27日(三)
二、地點:洲仔濕地
三、記錄者:龔士瑋
四、過程內容:
在洲仔濕地學到了很多有關動植物及生態的知識:
(一) 植物方面:
1.馬利莖的花一開始是黃色的,但是老了後來就會變成其他的顏色,一開始黃色是因為昆蟲大部分都只看得到黃色,可以增加昆蟲來採蜜的機會。
2.核果藤又叫山楊桃。
3.蘭嶼山馬茶有劇毒,因為他是夾竹桃科的。台灣有另一個品種叫恆春山馬茶,葉子跟掌葉蘋婆一樣是單裂。
4.豆科植物的分辨方法:有豆莢、花有一個龍骨辦。夏雛豆、黃野百合、小實孔雀豆(相思豆)及鳳凰木都是豆科,但所有的豆科植物裡只有鳳凰木有一個托葉。
5.。空心蓮子菜又叫短柄滿天星,孟人草跟孟子一點關係都沒有!
6.荷花產蓮子和蓮藕。
7.水蕨及南國田字草都是蕨類,台灣有全世界90%以上的蕨類。
8.掌葉蘋婆的雄花才會掉下來,看到的很多果都是由一朵花形成的。
9.蘭花新的根冬天時末端是紅色的,且是最高等的單子葉植物。最高等的雙子葉植物是菊花。
(二)昆蟲方面:
1.水簑衣裡有很多小灰蝶。
2.紅擬豹斑蝶吃柳樹,冬天不是蝴蝶的繁殖期。
(三)環境方面:
1.濕地有淨化水質的作用,所以洲仔濕地的入水口水較髒,出水口水較乾淨。洲仔濕地的池子中間有一個木製巢箱,是專門給鳥繁殖其時用的,有樹洞的功能。
五、心得感想:
我覺得洲仔濕地的空氣很棒,自然環境又很豐富,真是一個很好的地方!洲仔濕地的生物種類很多,在走的時候涼風吹來感覺神清氣爽!不過我們的聲音太大了,把很多鳥類都嚇跑了,讓我覺得很可惜。希望下次去洲仔濕地的時候能夠看到更多的生物,體驗更多大自然的奧妙!

↓《洲仔濕地的義工在爲我們解說》
◆ 第 257 份報告 ∼ 寫於 2007/01/09 19:22:03  專題研究時數: 12
標題:
第二次來到~洲仔濕地(姍昀)
內容:
一、 時間:12/27(三)
二、 地點:洲仔濕地
三、 記錄者:侯姍昀
四、 過程內容與心得:
今天,來到洲仔濕地做田野調查,從之前老師告訴我們要來以後,大家就一直期待著,原本預計上禮拜要去洲仔濕地的,但是很可惜的,沒預約到,只好多等一個禮拜囉!到了洲仔濕地,蘇老師很熱心的帶著大家走來走去,並解說各種植物的特性,蘇老師還問大家荷花跟蓮花有沒有差別,接著,班上就起了爭議,一堆人說有差別,一堆人又說沒差別!其實呢!應該是有差別,一種是挺水另一種是浮葉植物,其實我也搞不太清楚!但是光是名字就不一樣啦!所以呢!我站在有差別的一方^^突然想起,楊老師和鄭老師呢?怎麼不見啦!潘老師說兩位老師照相去了!蘇老師帶我們去看水鳥!好可惜喔!因為全班太吵,所以水雉被我們嚇跑了= =唉,原本希望能拍一張水雉的照片,結果,只看到夜鷺和紅冠水雞!不過,想開一點,有看到總比沒看到好吧!回程時,累的睡著了,帶著一身疲憊回家,但是也心滿意足^^

↓《城市中難得見到的自然景觀─洲仔濕地》
◆ 第 256 份報告 ∼ 寫於 2007/01/09 18:04:20  專題研究時數: 12
標題:
再遊洲仔濕地 (鈺庭)
內容:
一、 時間:12/27(三)
二、 地點:洲仔濕地
三、 記錄者:戴鈺庭
四、 過程內容與心得:
今天我們去洲仔濕地參觀,我們的導覽蘇老師他帶我們看了很多的植物及昆蟲,洲仔濕地有許多的生態池,裡面種了很多的睡蓮、荷花、蓮花,而且還有別人拿來放生的動物兔子和雞,我們認識了很多植物,幾乎都是豆科植物,有鳳凰木、小實孔雀豆......等很多種的植物,我們還在那裡看到了很多水鳥,有紅冠水雞、小白鷺、蒼鷺、夜鷺、鴛鴦,但鴛鴦卻因為我們太吵所以飛走了,我沒有看到,真是可惜阿!但是我們這次沒有看到壓軸—水雉,可能是季節選錯了吧?如果有機會的話,我一定還要再去一次洲仔濕地,不跟班上的同學去說不定會比較安靜吧?因為我們今天去時在工人施工,所以我一定在找個時間請媽媽帶我去,或許比較有機會可以看到更多的水鳥。

↓《真可惜,沒看到水雉,只看到綠頭鴨》
◆ 第 255 份報告 ∼ 寫於 2007/01/09 16:56:39  專題研究時數: 12
標題:
洲仔濕地一遊 依舊未見夢寐中的水雉 (柏謙)
內容:
一、時間:12/27星期三
二、地點:洲仔濕地
三、紀錄者:伍柏謙
四、過程內容:
今天(12/27)星期三,是我最期待去與水稚相會的日子,於是我們一下課,就到資源二班的教室裡集合,做一下功課。等到了快要三點時才出發,今天由楊宜倫老師、鄭文榤老師和鄭爸爸開車載我們去洲仔。終於到了洲仔濕地,那裡早已有兩個解說員在等著我們了,等到確認了人以後,就開始介紹植物了:
五、心得感想:
我今天終於到了夢寐以求的洲仔濕地,我在這裡看到了許多植物和鳥類,像是紅冠水雞、夜鷺、小白鷺、蒼鷺等等,不過最可惜的還是沒有看到水稚,如果下次有機會的話,我還想要去參觀參觀。

↓《So beautiful花景》
◆ 第 254 份報告 ∼ 寫於 2007/01/09 15:46:30  專題研究時數: 12
標題:
我們來到了~ 洲仔濕地 (秉宣)
內容:
一、時間:95年12月27日星期三
二、地點:高雄市洲仔濕地
三、記錄者:宋秉宣
四、過程內容:
大約下午12:40的時候,潘老師叫我們大家到資優班集合,老師向我們說:「因為洲仔濕地下午3:00才開放參觀,所以我們先在教室裡做一些事情吧!」有人在下五子棋和圍棋,有人用「電腦通行證」來玩遊戲,也有人在跟同學聊天,各自做各自的事。
到了大約下午兩點多,我們整裝出發,老師先分配座位,讓我們在走廊上排隊,再來就各自上各自的車去了。下午3:10我們到了洲仔濕地,它是在蓮池潭的附近,我們從大門進去,一位蘇阿姨來迎接我們,阿姨帶我們參觀園區,在那邊,我們看到了許多的植物:包括鳳凰木、矮仙丹、蓮花等等;也有看到一些昆蟲:包括椿象等等,在裡面我們也有看到紅冠水雞、鴛鴦、小白鷺、水雉等的復育動物,整個園區參觀完後,大約下午4:30我們坐車到了東光國小。
五、心得感想:
對於這次洲仔濕地的參觀,我覺得非常有意義,怎麼說呢?我們已經來過兩次的洲仔濕地了,但是,之前來的時候不是沒有開放,就是已經被預約額滿,到了這次才順利預約到,而且去洲仔濕地最主要的不是看植物、看動物,而是看正面臨絕種危機的水雉、鴛鴦等稀有種。可惜的是,這次我們雖然有看到這兩種鳥類的身影,但是我們的動作去驚動到了牠們,警覺性高的牠們,當然是會飛走啦!所以我們只看到了它們的影子而已(有些人甚至連影子都沒看到)。

↓《大家第一次來到洲仔濕地,無奈卻因為沒有開放而被擋在門外!!》
◆ 第 253 份報告 ∼ 寫於 2007/01/09 14:43:36  專題研究時數: 12
標題:
拜訪水雉的居所~ 洲仔濕地 (怡妏)
內容:
一、日期:2006/12/27
二、地點:資源二班
三、記錄者:陳怡妏
四、過程內容:
今天我們利用放學的時間去參觀洲仔濕地,蘇老師告訴大家,洲仔濕地是由台灣濕地保育聯盟所認養的土地。一進到濕地,大家都很興奮,想要親眼觀賞到水雉、紅冠水雞、鴛鴦等濕地常見的鳥類。蘇老師要大家安靜,不然就看不到這些水鳥了。有同學想要看台灣萍蓬草,但是因為洲仔濕地太過炎熱,不適合它生長。我們走走停停,穿梭在植物間,一路認識了小實孔雀豆(結相思豆的樹,各位想要追女朋友的紳士們,請別去相思樹找相思豆。)、孟仁草、臭娘子、掌葉蘋婆、田字草、馬蘭、水蕨等植物。我們討論著蓮花和荷花是否相同,蘇老師解釋:如果說相同也不算錯,因為是外來種,但是蓮子和蓮藕是來自荷花非蓮花。
我們還在樹上看到一個巢箱,蘇老師說,鳥巢不是鳥的家,只算一個育嬰室,所這此巢箱是提供給鳥類育嬰用的。接著,大家如願上了高台,站在高台往下俯瞰,真是壯觀。我們看到了一群紅冠水雞,還發出ㄍㄧ的叫聲,悠閒無比。一路上我們看到一些兔子、公雞,這些動物就是民眾棄養寵物的最佳證據,棄養的行為會使整個生態被破壞,所以我們真的必須三思而後行。最後,蘇老師帶大家看鴛鴦,我跟在老師旁邊,所以輕易的看到鴛鴦,還是亞成鳥的鴛鴦,在大家的腳步跟進後驚慌的逃走了,因此後面的同學沒有機會觀賞到鴛鴦。但幸運的我終於看到了,雖然因為是亞成鳥,身體沒有很漂亮,但是我已經很滿足了。接下來老師告訴大家一個補充資料:單子葉植物演化最高等的是蘭花,而雙子葉植物演化最高等則是菊花再提到一點,臨走前,我們收到蘇老師送大家的洲仔濕地別針,洲仔濕地是水雉復育的地點,所以洲仔別針上的圖案是一隻水雉,這小小的紀念品讓大家開心不已,有空的話,我一定要再來這裡走一遭。
五、心得感想:
今天看到了好多植物,雖然我都必須經由老師解說才知道(我都不認識),可是我也認識了很多喔!洲仔濕地的資源相當豐富,裡面的植物、動物不少,看到水鳥們在池中游水,我覺得牠們很快樂,彷彿置身於天堂,輕盈的身子飛過池子,悠閒自在。洲仔濕地是管理性的濕地,有志工和解說員為大家服務,更有設定開放時間,想要參觀還得先預約呢!所以裡面的生態都維護的很完整,蘇老師及其他在洲仔濕地服務的人,都盡心盡力為洲仔付出,今天我們看到的洲仔才會這麼漂亮。如果台灣的濕地都跟洲仔濕地一樣受到良好的照顧,我們就幸福多了,不過我相信這一天也不遠了,因為大家現在都很注重濕地保育,因此,我們就等待那一天的來臨吧!

↓《雖然今天沒開放,但是老師還是幫我們做了解說!》
◆ 第 252 份報告 ∼ 寫於 2007/01/09 13:41:41  專題研究時數: 69
標題:
再度拜訪洲仔濕地
內容:
因為我們在12/16(六)第三次的田野調查中,陰錯陽差地都沒有人去預約週仔濕地專人導覽的時間,所以我們當天錯過了機會,這次我們早在兩個禮拜前就上網登記,利用週三下午帶孩子們到洲仔。孩子們對於能再度拜訪洲仔濕地,揭開洲仔濕地的神秘面紗,也都顯得十分雀躍。此次由洲仔濕地的義工蘇老師來幫我們解說,使我們對於洲仔濕地中有了更深入的暸解。
記錄者:潘昭穎

↓《美麗的洲仔濕地!》
◆ 第 251 份報告 ∼ 寫於 2007/01/09 08:43:02  專題研究時數: 12
標題:
咱兜灶腳 田調午餐心得(鈺庭)
內容:
一.日期:12/10
二.地點:咱兜灶腳
三.紀錄者:戴鈺庭
四.過程內容:
今天中午我們一起去吃午飯,我們這次分頭吃,我還有一些同學和老師吃咱兜灶腳,剩下的同學和幫忙我們的一些家長去吃對面的麵攤,我跟昨天點的一樣,我點肉燥飯,我吃完後感覺沒吃飽,就跟姍昀一起點了一份皮蛋豆腐,吃完後去吃麵攤的同學都吃完跑過來我們這裡,為我們這裡有無限的飲料暢飲,所以他們跑過來就是喝飲料,然後他們愈喝愈開心,講話也愈來愈大聲,終於等大家都吃完飯後,又繼續的前往下一站。
五.心得感想:
我覺得今天得午餐不怎麼好吃,雖然有吃飽,但因為肉燥飯根本沒肉燥,所以我覺得不好吃,但皮蛋豆腐卻超級好吃呢,印象最深的就是他們吃飽後跑過來我們這邊喝飲料,他們講話的聲音很大聲,又很吵鬧,讓我為老師覺得很沒面子,在吵的同時我也希望沒吃飽的同學早一點吃飽,讓我早一點不要那麼沒面子呢。

◆ 第 250 份報告 ∼ 寫於 2007/01/09 07:21:55  專題研究時數: 12
標題:
回想印象深刻的兩次田調午餐 (蕎如&士瑋)
內容:
12/10第二次田調午餐:
當時,我很不舒服(我猜是田調太累導致的),一點也吃不下,所以我的菜是最後一個被端上來。我吃完午餐後,感覺沒有那們頭暈,但是反而變得想吐,我寧願想吐也不要頭暈,所以都要感謝那碗咖哩飯的幫忙,減輕我的痛苦!
記錄者:李蕎如

12/17第四次田調午餐:
一開始,老師問我們要吃什麼,有人說(我忘記是誰):「麥當勞!」,可是老師說麥當勞太貴了,如果吃麥當勞的她會破產,我們只好打消這個念頭。後來我們決定去一家牛排店〈會不點太...奢侈了?〉,老實說那家挺好吃的,有提供玉米濃湯和飲料,每個人都吃得津津有味!
記錄者:蕎如

12/17第四次田調午餐:
今天到了燒肉飯店,在做完研究之後吃燒肉飯,感覺特別好吃!我想是因為研究的辛苦增加了午餐的美味吧,所以才讓我感覺特別好吃。只有我在吃燒肉飯,但是我吃飽之後還不忘去跟大家一起閒聊,才發現還有人還沒開始吃呢!這讓我體會到了「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的道理(因為大家都一窩峰的選擇了牛排館,所以人很多的情況之下,也等了許久,我和爸爸去吃的那邊不僅送餐迅速而且又十分好吃!),希望以後還有機會可以再跟大家一起在辛苦的田調之後吃好吃的飯!
記錄者:龔士瑋

↓《好吃的牛排!YA!》
◆ 第 249 份報告 ∼ 寫於 2007/01/09 06:09:31  專題研究時數: 3
標題:
整理班級電腦並灌入網頁製作軟體
內容:

鄭老師抽空到資源二班及資源五班整理電腦,並將十幾台電腦都設定了虛擬光碟,並灌了Swish及Flash,以及檢查每台電腦是否都已經有了Dreamweaver。如此一來,孩子們在電腦教室中學習到的技能可以在班上反覆練習,班上電腦運作起來也流暢多了。
記錄:潘昭穎
◆ 第 248 份報告 ∼ 寫於 2007/01/08 22:45:22  專題研究時數: 12
標題:
念念曹公圳心得 (蕎如)
內容:
我們上電視了!∼節目的一開始,記者訪問路人「曹公是誰?」他們不知道,我們一直笑,其實我以前也不太知道,所以將心比心,不要笑得太過分囉!雖然那些記者沿路跟拍耗掉和拖延了我們許多時間,但是…知道可以上電視還是會有點高興,雖然我只配拍到一點點而已!其實,只被拍到一點點也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沒有太多太蠢的「醜態」被拍到!= =’’…我門有被訪問到我一點也部會覺得悲哀,一方面是我如果被訪問會太過緊張,說不出話來,一方面是因為我們為東光國小增加知名度就很光榮了!
記錄者:李蕎如

↓《大家正專心的看著「念念曹公圳」》
◆ 第 247 份報告 ∼ 寫於 2007/01/08 21:24:19  專題研究時數: 12
標題:
念念曹公圳觀後心得(柏謙)
內容:
今天看完公視所拍的節目,我覺得很多人都很認真聽鄭爸爸講解,也讓我更了解曹公圳。像是在六孔水門那一段時,水利會已經把它拆除掉了,原因是因為說有許多樹枝擋住,會使水位上漲,而危害農民的性命及財產,所以拆除掉。但是如果沒有拆除掉六孔水門的話,就可以拿六孔水門、清代的四孔水門和現代的電動閘門相比了。我是覺得有點可惜。其實雖然這次田野調查非常的辛苦,可是也學到了許多東西,獲益良多!
記錄者:伍柏謙

↓《大家專注著尋找著自己上電視的鏡頭,並在之後完成學習單》

 

 

<【高雄市政府教育局】版權所有•高雄市東光國小製作•最佳瀏覽效果1024x768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