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421 份報告 ∼ 寫於 2007/02/07
19:59:42 專題研究時數: 15 |
|
標題: |
世界濕地日看板文稿14
城市濕地典範在高雄~本和里滯洪池 |
內容: |
本和里生態滯洪池濕地本來位於本館埤之上
,後在都市重劃時被填平而消失。因原本具有蓄洪功能的埤塘被填平,地勢又低,所以每逢暴雨,容易造成水患。
2001年7月11日,潭美颱風為高雄地區帶來超過百年頻率的豪雨,市區多處淹水,經由成功大學防災研究中心建議興建6座滯洪池,以確保高雄市河川達到20年1次排洪頻率標準。本和里滯洪池即為其中之一,其容量有11萬立方公尺,有效解決當地的水患問題。
本和里生態滯洪池在建造時,其週邊地下水道除了具有防洪功能,也注入了親水池畔的新概念。池邊不設串連的圍籬改以緩坡代替,植栽的綠化工程,獲得濕盟協助,由洲仔濕地移植香水蓮花、四季觀音蓮及印度莕菜等水生植物,儼然像一處風景優美的水岸休憩區,是居民休閒活動的好去處。
|
|
◆ 第 420 份報告 ∼ 寫於 2007/02/07
18:28:00 專題研究時數: 15 |
|
標題: |
世界濕地日看板文稿13
城市濕地典範在高雄~內惟埤 |
內容: |
內惟埤其源頭為下淡水溪,早期修築工事以沙包堆壘成溝渠,引水至蓮池潭,再從蓮池潭引水至內惟埤儲存。自清康熙年間始(1662~1722年)逐次增闢,以便灌溉農田、養殖水產,水利全盛期面積達32甲。1710年(康熙48年),埤區四周農地劃為官有的學田,為防匪亂,鳳山知縣曾派駐兵鎮守以保護地方,因以駐兵部而得名為「內圍」。聚落以土石或竹籬為牆垣,埤內盛產蓮藕、菱角及魚蝦,以滋潤灌溉附近廣闊的田野。
1990年代,內惟埤地區還是工廠區,週邊道路系統紊亂,中央還有一塊不規則的水產地。長期在高雄推動藝文活動的畫家洪根深及作家吳錦發認為,此區深具規畫為藝文活動空間的潛力;於是,市府克服萬難,將內惟埤地區的公有地興建美術館,以市地重劃方式建構美術園區。
內惟埤濕地堪稱台灣第一個結合藝術與生態的濕地,多數人都稱內惟埤濕地為「美術館濕地」,它提供了都會區的藝文休息空間,可說是高雄市民的後花園。
|
|
◆ 第 419 份報告 ∼ 寫於 2007/02/07
13:27:06 專題研究時數: 60 |
|
標題: |
寒假第五天到校 |
內容: |
工作進度:
(1)網頁文字資料定稿
(2)網頁照片編輯並補增文字:使用PHOTOIMPACT編輯照片,使照片「瘦身」後,再加上邊框、陰影、底色及文字效果。
|
|
◆ 第 418 份報告 ∼ 寫於 2007/02/07
06:47:42 專題研究時數: 15 |
|
標題: |
世界濕地日看板文稿12
城市濕地典範在高雄~蓮池潭 |
內容: |
曹公圳從高屏溪九曲堂引水入源頭,沿水道穿越高雄縣市,連接高雄市的大型埤塘,其中之一就是蓮池潭。
蓮池潭公園位於高雄市左營東南方,面積約87公頃,左營市區孔廟旁,舊稱「塘底」。風景點有春秋閣、龍虎塔、孔廟、北極玄天上帝及蓮池潭。
1686年鳳山知縣楊芳聲建文廟時,以蓮池潭為泮池,在池中栽植蓮花點綴。蓮池潭原名蓮花潭,列為鳳山八景之一,長1.4公里、寬約400公尺,潭面原有75公頃,現今剩42公頃。
經政府規劃為蓮池潭風景區,為高雄市民重要休閒遊憩場所,並為國內外知名之勝景與觀光區。蓮潭每屆晨昏,水霧濛濛,池畔景色秀麗若隱若現,有一種難以言喻的神秘感。尤其是甘雨潤澤的夏季,潭水盈盈,波光粼粼,加上潭畔的垂柳搖曳,潭面的浮萍與水蓮逐風飄盪,畫面之美如置身於西湖之中。
|
|
◆ 第 417 份報告 ∼ 寫於 2007/02/07
00:21:23 專題研究時數: 15 |
|
標題: |
世界濕地日看板文稿11
城市濕地典範在高雄~金獅湖 |
內容: |
金獅湖原名「大埤」,與獅頭山比鄰而居,因此稱為「金獅湖」,水域及陸域面積約有十四公頃,也是愛河源頭的貯水埤圳之一,以前的金獅湖僅是一潭水,兩座廟,外加雜亂的街景與引不起人注意的綠林,但是在高雄市政府的努力下,如今的金獅湖,猶如在初春時分從毛毛蟲蛻變後的美麗蝴蝶,清新脫俗地令人目不暇給,令人驚豔。
金獅湖在雨季時有調節水位的重要功能。目前已規劃為風景區,且建有水上飯店,區內包含環保公園、焚化爐回饋設施、市民農園及蝴蝶生態網室等,是民眾休閒的好去處。目前屬於民間的資源的有保安宮及道德院,開發面積約二十五公頃。
我們在這裡看到翠綠的青山、碧綠的湖水,與橫跨在水面上,像虹一般的橋,湖邊有少數幾個人悠閒的拿著釣竿兒垂釣,構成了一幅美麗的風景畫!
|
|
◆ 第 416 份報告 ∼ 寫於 2007/02/06
23:11:21 專題研究時數: 15 |
|
標題: |
世界濕地日看板文稿10
城市濕地典範在高雄~洲仔濕地 |
內容: |
洲仔濕地位於「蓮池潭風景區」的東南方,佔地十公頃,是高雄市第一座以濕地型態呈現的都市公園。2001年冬季,野鳥學會在蓮池潭東側的菱角田裡,發現一隻水雉,台灣濕地聯盟向市政府提出了「水雉返鄉計畫」,經過幾年溝通,取得洲仔社區居民的共識,終於建造洲仔濕地。
如今,這座城市濕地仍委託濕盟認養與維護。經過多年努力,不僅水雉已經返鄉,也成了平地復育鴛鴦成功的範例。
目前,洲仔濕地有各種不同面向的生態區,且架設「鳥屋」攝影機,透過網路視訊,提供給民眾教學及研究最即時的畫面。
這種都市公園新型態的革命,不僅帶來了豐富的生態與盎然的生機,也讓人類與大自然的距離更為接近。
|
|
◆ 第 415 份報告 ∼ 寫於 2007/02/06
21:41:23 專題研究時數: 15 |
|
標題: |
世界濕地日看板文稿9
城市濕地典範在高雄~半屏湖濕地 |
內容: |
半屏山位於蓮池潭之北,在左營、楠梓兩區的交界處,與龜山隔潭對峙。他是一個屬於高雄石灰岩地質的山,他曾經是台灣石灰礦產的產地,因此生態遭受工廠嚴重破壞,由於環保團體抬頭,這些產業才在1997年終止採礦。
但因過度採礦及開發,導致半屏山的砂石和土壤裸露在外,每當大雨一到,土壤就會堆積於山腳下的土地,造成山腳下居民不便,所以在2005年,市政府編列預算,在山腳下開挖5座滯洪沉沙池,成為總面積約7.8公頃的濕地。
根據調查,半屏山濕地在復育之後,有6種哺乳類、12種螺類、17種爬蟲類、63種蝴蝶、72種鳥類、101種昆蟲,更有340多種的植物,未來打算要復育台灣梅花鹿、台灣野兔、山羌和老鷹。隨著半屏湖濕地景觀改造工程,不僅復育了生態,也令半屏山恢復原始面貌。
|
|
◆ 第 414 份報告 ∼ 寫於 2007/02/06
20:25:53 專題研究時數: 15 |
|
標題: |
世界濕地日看板文稿8
城市濕地典範在高雄~高雄大學生態池 |
內容: |
高雄大學位於楠梓區,在民國87年底動土開工前,原為一望無際的漁塭養殖地,整地建校過程中改變原有的生態環境,陸續設置生態池親水空間、生態密林區、假山公園。
92年3月於西區生態池兩旁栽種生態密林區,假山公園週遭亦栽種上萬株小數苗,截至93年底為止,生態密林區及假山的樹種漸形茁壯,與生態池周遭區域已構成適合多樣性物種生存之生態環境,吸引不少原生物種回至此地棲息或繁殖,包括斑頸鳩、綠繡眼、紅鳩、小雲雀、白鷺鷥、白頭翁、褐頭鷦鷹、八哥、大卷尾、喜雀、洋燕、赤腰燕、翠鳥、夜鷺、蒼鷺等鳥類,秋冬兩季更有紅尾伯勞、灰面鳩等侯鳥在此短暫歇息覓食,已成為愛鳥人士賞鳥新去處。
|
|
◆ 第 413 份報告 ∼ 寫於 2007/02/06
12:32:12 專題研究時數: 15 |
|
標題: |
世界濕地日看板文稿7
城市濕地典範在高雄~ 援中港濕地 |
內容: |
援中港濕地原本為軍方出租的漁塭,位於北高雄的後勁溪和高雄縣界典寶溪之間,約有30公頃的濕地公園,是高雄市最大的濕地。由於楠梓污水處理廠的開發和軍方的二代艦開發,對於溫棲地環境造成極大的衝突,所以援中港濕地被定為「補償性」的復育濕地,目標是紅樹林的復育。
園內擁有高雄市目前僅有的紅樹林區,市府團隊計畫以3年時間整治,除了保留現有紅樹林樹種海茄苳加以外,並計畫復育欖李、紅海欖(五梨跤)、水筆仔等等,讓紅樹林種更為豐富。
援中港西區濕地近出海口,利用潮差引進海水,部分規劃為泥灘地以引入海水魚類,而海水導流混合地表水則規劃為半鹹、淡水系紅樹林復育區。東區的濕地公園暫保留原有水路引進方法,有草叢植栽和魚塭,並進一步做生態系的長期觀察。預計將規劃兼具防洪、觀光、生態教育的濕地公園。
|
|
◆ 第 412 份報告 ∼ 寫於 2007/02/06
11:26:02 專題研究時數: 15 |
|
標題: |
世界濕地日看板文稿6
生態濕地廊道意義與比較 |
內容: |
何謂生態濕地廊道
基質、區塊、廊道是景觀生態學之父──理查•佛爾曼博士所提的景觀規劃概念,他認為因應都市發展,不得已要將一大區塊環境切割成數小區塊環境,而且要在區塊與區塊之間,為當地動物量身訂做、建立生態廊道(ecological
corridor),或是串連的踏石(stepping stone)區域,以達到物種播遷的目的。
進行生態廊道規劃時,距離效應(distant effect)與鄰接效應(connectivity
effect)也是必須考量的。在劃分區塊時,須顧慮到動物的有效遷徙距離。鳥類的有效遷徙距離比哺乳動物來得高,哺乳動物又比兩棲動物來得高;靠風傳播種子的樹種,也比靠昆蟲傳播種子的樹種有效遷徙距離來得高。
廊道依照性質,可以分為「河流廊道」、「防風林廊道」、「公園廊道」等,在營造廊道環境時,除了可以串連圳路溪流外,也可以利用當地的原生樹種,使用多樣化樹料,以「波浪鑲嵌」狀的方式種植,使邊緣的長度增加,以獲得較大的正面邊緣效應(edge
effect)。
|
|
◆ 第 411 份報告 ∼ 寫於 2007/02/06
09:37:38 專題研究時數: 15 |
|
標題: |
世界濕地日看板文稿5
濕地的價值與危機 |
內容: |
濕地的價值
1. 棲地生態價值:提供野生動、植物棲息的生活環境,或者讓過境的候鳥有休息的地方。
2.
社會經濟價值:可生產漁貨及農產品,防止洪水暴漲、減少波浪損害及海岸的侵蝕、地下水和地表水的供應、木材及藥材的提供、景觀美質、教育及科學研究等等。
3. 人類環境價值:淨化水質、水棲生物的生產力、微氣候及世界氣候的調節。
更神奇的是,濕地還可以保護大氣層呢!
濕地的危機
現在,全球的濕地都面臨減少,甚至是消失的危機。依統計,現在全球濕地的總面積約有660多萬平方公里,看似是一個龐大的面積,但實際上卻不到陸地的5%!濕地面積雖然不大,但它提供了生態系統25%的淨生產力,還有70%的魚業也來自濕地。現在,根據科學家的發現,全世界已經有50%的濕地面積消失,14年來消失了363970平方公里的面積,相當於10台灣大,換句話說,每年以26000平方公里的面積極速消失。濕地的消失,導致生物維生的環境受到影響。又依統計表示,濕地的40%水鳥正減少中,30%的兩棲動物也受到威脅,甚至是消失的狀態,這些生物的消失,都是因為20世紀的人們過度開發濕地、凍原等地所造成的,消失的原因則是包括棲息地遭到破壞及人類過度捕捉,不只這樣,同時,也加速濕地面積的減少,這種濕地與生物的交互作用稱為「互為因果」。
|
|
◆ 第 410 份報告 ∼ 寫於 2007/02/06
00:57:57 專題研究時數: 15 |
|
標題: |
世界濕地日看板文稿4
曹公圳再生運動 |
內容: |
曹公圳為高雄市四大河川愛河、前鎮河、鳳山溪及後勁溪的源頭,實屬大高雄地區的母河。近年來高雄市政府雖致力於曹公圳下游沿岸的整治,但綜觀大高雄地區水文網絡重建仍缺少以下環節:
一、提升位階:應提升曹公圳位階為河川或運河, 才能進一部設定水質與水量的標準。
二、水量挹注:增加曹公圳穩定供水,維持下游河川全年穩定水位。
三、水質改善:建立各埤塘水質指標,做為曹公圳飲水量之依據;而下游渠道日積月累的底泥清淤之後,以人工濕地或小型設施即可改善。
四、濕地再造:以生態工法改善現有護岸以再現河川生機,並提供民眾親水機會。
五、堤線調整:將曹公圳傳統的U型防汛道路改為梯形園道樣式,增加民眾親水機會。
六、復舊與新闢:沿線埤塘如檨仔林、七番埤、八卦寮圳等保護;並在都市計劃中,明定溝渠不可埋入地下或填掉,需保留綠帶。
七、景觀塑造:在不影響水利功能之下,適當復原舊圳道的紅磚、咾咕石堤防特色,並利用灌排分離的高低落差打造水瀑。
八、清查水利地:清查曹公圳重要水路地籍圖及相關埤塘土地所有權,做為規劃濕地公園之依據
九、傳統歷史地景重現:拉近河川與居民之間的關係,重現高雄地區人文歷史特色。
|
|
◆ 第 409 份報告 ∼ 寫於 2007/02/05
23:44:32 專題研究時數: 15 |
|
標題: |
世界濕地日看板文稿3 曹公圳現況 |
內容: |
直至今日,農業沒落及都市化快速開發,曹公圳也逐漸被世人所淡忘,失去它原有的光采,因此,各圳路之支線與分流渠道多面臨消失或填平的命運。昔日灌溉著乾涸田地的偉大水利工程,僅存的渠道卻大多淪落為居民巷弄間令人聞之色變的臭水溝,古圳與埤塘即將匿跡,大幅衝擊了高雄市河川水質改善的機會,以及城市水文風貌的維繫。
目前曹公圳有以下問題值得我們探討:
1. 淤塞、缺乏管理
2. 斷面縮小、水流快
3. 灌排分離高低差
4. 渠道過深
5. 水門佔用
6. 環境雜亂
7. 民宅佔用
8. 高低差的灌排分離
9. 河道變車道
10. 滋生蚊蠅
11. 佔耕問題
12. 污染猖獗
13. 濫倒垃圾
14. 受污染變成黑色河流
15. 八卦寮即將填平開發
16. 非灌溉期不放水
17. 八涳橋整治將整死
|
|
◆ 第 408 份報告 ∼ 寫於 2007/02/05
21:38:40 專題研究時數: 253 |
|
標題: |
2007真愛高雄世界濕地日 |
內容: |
一、時間:96.20.4(日)
二、地點:洲仔濕地
三、參與人員:學生18位,家長11位,教師2位,共31位
四、過程內容:
|
|
◆ 第 407 份報告 ∼ 寫於 2007/02/05
07:07:38 專題研究時數: 15 |
|
標題: |
世界濕地日看板文稿2
曹公圳與高雄平原 |
內容: |
瑠公圳、八堡圳、曹公圳的清代三大水利工程,曹公圳的開挖對南台灣的農田影響深遠,曹公圳是由當時知縣曹謹(曹公)所建造的,從開工到完工不到兩年的時間。.
當時要開挖曹公圳的時候,引起當地居民的反對,他們認為:建造曹公圳會破壞風水,曹公為了說服當地居民,就派了鄭蘭生、鄭宣向居民解釋,經過他們兩位的解釋,村民終於了解建造這條圳得益處。開工後,曹公經常來到工地探訪,並鼓勵工人盡力工作,有時,曹公還會跟他們(工人)閒話家常,當地居民看到知縣如此的用心,也熱心加入工程,共同開挖。
曹公圳的水源來自下淡水溪(今高屏溪),高屏溪是台灣流域最廣的河川、發源地來自玉山,流過高雄縣與屏東縣二十五個鄉鎮支流也流過六條溪,包括旗山溪、隘寮溪、濁口溪、荖濃溪、美濃溪和武洛溪。長170.9公里,流域廣達3257平方公里。
今這條圳道,從大樹鄉九曲塘引高屏溪(就稱下淡水溪)的水,各地的農田都有參與挖掘的工作,同時,依高地起伏,也開圳導水、竹埤蓄水,以便灌溉農田。水源從堤岸往往河床攔水、導水、提升水位,使進入水門。兩年後,水圳由小竹上里、小竹下里、大竹里、鳳山上里至鳳山下里共五里,灌溉地區包括高雄縣的一個市(鳳山市)、兩個鄉(大寮鄉、大樹鄉)與高雄市的五個區(小港區、前鎮區、苓雅區、新興區、三民區)圳路四十四條,共長四萬三百六十丈,可灌溉農田的面積三萬一千五百畝,早到可收成十五萬六千六百餘石。曹公築完這條圳時,便使原本的看天田(要看老天有沒有下雨)變成了允水田(固定的時間可收成),也使得鳳山縣便成了南台灣糧食的重要產地。同時,知府熊一本知道了,為了要獎賞曹公築完這條圳道,所以把築好的圳道稱為曹公圳,同時熊一本也親手寫了「曹公圳記」來紀念他。
|
|
◆ 第 406 份報告 ∼ 寫於 2007/02/04
13:48:45 專題研究時數: 15 |
|
標題: |
世界濕地日看板文稿1
水與綠的交響曲 |
內容: |
曹公圳
滋養著高雄平原的母親之河
一百七十年來
隨著時代的變遷 農業的式微
逐漸沒落了
荒廢的水路 污染的河川
曹公圳的命運 面臨著重大考驗
近年來 高雄市政府致力於河川改造
將曹公圳下游沿岸 開闢成生態 休閒的親水空間
究竟 高雄市這座工業大城
如何脫胎換骨 蛻變為綠意盎然的美麗之城
值得我們一起走入河渠
一起探索曹公圳的風華再現
|
|
◆ 第 405 份報告 ∼ 寫於 2007/02/04
12:45:25 專題研究時數: 15 |
|
標題: |
世界濕地日繪圖佳作欣賞(鈺庭) |
內容: |
我們應該把曹公圳保護成像上圖一樣,生意盎然、野生動物繁多,可以讓野生動物們快樂、開心、自由自在的在曹公圳和濕地間來回飛翔、覓食,也能讓小朋友認識更多的鳥類。
![](images/C0717180017_2007020610562416.JPG) |
|
◆ 第 404 份報告 ∼ 寫於 2007/02/04
10:40:40 專題研究時數: 15 |
|
標題: |
世界濕地日繪圖佳作欣賞(怡妏) |
內容: |
今天我到了學校後,看到大家勤奮的工作著,仔細一瞧,這
這不得了啦!只見大家都趴在桌上,我飛奔進教室,同學們跟我打招呼,我才鬆了一口氣∼∼∼原來大家是在畫圖呀∼我趕緊加入大家,參考著書上的圖,我將這幅畫完成囉。。。嘻嘻,雖然比大家晚起步,不過我的速度仍是數一數二的呢!哈。。。這就是我畫的圖,請大家多多指教!(雖然技術不是很好,不過我很用心耶∼∼∼)。。。
![](images/C0717180017_2007020610521327.JPG) |
|
◆ 第 403 份報告 ∼ 寫於 2007/02/04
09:29:21 專題研究時數: 15 |
|
標題: |
世界濕地日繪圖佳作欣賞(姍昀) |
內容: |
希望以後人能與水鳥共存,大眾能夠有愛護水鳥的觀念,與大自然共存互生,讓濕地與城市的關係密不可分,大家也能把濕地裡的生物當作我們之中的一員般照護。在觀察他們的活動時也能遵守賞鳥守則,以不破壞妨礙它們的生活環境為原則,在拍照時也採用自然光,不使用閃光燈。
|
|
◆ 第 402 份報告 ∼ 寫於 2007/02/04
08:01:57 專題研究時數: 15 |
|
標題: |
世界濕地日繪圖佳作欣賞(蕎如) |
內容: |
濕地中到處一片綠意盎然,讓人們可以親近自然,真是一個美麗的地方啊!在自然中放鬆心情,拋開一切的煩惱,整理思緒和心情,為明天做好新的準備。我希望,大家在濕地中,可以快快樂樂的,生活在其中,因此小女孩畫得笑笑的,就是以這種心情為藍本喔!
![](images/C0717180017_2007020610314359.JPG) |
|
◆ 第 401 份報告 ∼ 寫於 2007/02/04
00:29:29 專題研究時數: 0 |
|
標題: |
2007真愛高雄世界濕地日活動
注意事項 |
內容: |
1.
7:30於東光國小校門口集合。
2. 服裝儀容請穿戴整齊。
3. 解說員與文宣人員採輪班方式。解說員務必複習好完整的內容,確保即使一個人講解也能handle全部。
4.快回到學校時,再電話聯絡接送的家長。
|
|
◆ 第 400 份報告 ∼ 寫於 2007/02/04
00:25:40 專題研究時數: 15 |
|
標題: |
2007真愛高雄世界濕地日
場地佈置 |
內容: |
工作進度:
(1)事先利用貨車降十七個看板及畫架搬運至洲仔濕地。
(2)場地佈置及勘查地形。
(3)確認能參與人數。
|
|
◆ 第 399 份報告 ∼ 寫於 2007/02/03
16:15:52 專題研究時數: 15 |
|
標題: |
世界濕地日繪圖佳作欣賞 (嘉汶) |
內容: |
老師在午餐過後的空檔請我們自由發揮,畫出我們想像中的濕地是如何的,畫出人、鳥、生物還有和大自然的互動景象,想想自己夢想中的濕地是否是百花盛開、百蟲鳴叫的?
我們大家就耳邊聽著抒情的美妙音樂,構思著完美的濕地畫作,我們的想法在筆端飛揚,圖畫在筆和紙張的接觸下一一呈現。
請大家欣賞我的作品,這些都是憑空想像而來的,畫的不佳也請見諒≧≦,謝謝!
![](images/C0717180017_2007020610231294.JPG) |
|
◆ 第 398 份報告 ∼ 寫於 2007/02/03
14:03:11 專題研究時數: 15 |
|
標題: |
世界濕地日繪圖佳作欣賞(柏謙) |
內容: |
水雉返鄉生小寶寶的一張圖,我繪畫這個圖的原因是因為我本人很喜歡水雉,可是上次去洲仔濕地時沒有看到,覺得很可惜,所以就想畫這一張圖讓大家認識水雉。
|
|
◆ 第 397 份報告 ∼ 寫於 2007/02/03
12:43:51 專題研究時數: 15 |
|
標題: |
世界濕地日繪圖佳作欣賞(昀柔) |
內容: |
在大家吃完午飯後,老師便要我們畫出心目中的濕地,
我會這樣畫是因為我覺得在濕地裡,最常看到的就是許多有趣的水生植物和美麗的鳥類,所以想藉由這張圖使大家了解濕地之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