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46 份報告 ∼ 寫於 2006/12/27
09:29:02 專題研究時數: 10 |
|
標題: |
第三次田調【內惟埤】逐字稿
(怡妏) |
內容: |
一、 時間:12/16(六)
二、 地點:內惟埤濕地
三、 記錄者:陳怡妏
四、 逐字搞內容:
我們看一下曹公圳的動向。這邊是早上去了半屏湖,再往下來是原生植物園,等一下我們會經過蓮池潭下面這邊的剛好是舊城。這邊事實上是曹公圳的幹線,會來到這裡。原來的內惟埤是天然的埤塘,因為這裡建了美術館,有的地方是填的土地,也有的是人工池。現在這裡已經慢慢恢復自然的生態,所以很多人會來這裡休憩。然後配合高雄美術館,就可以帶動這個地方的生態教育及藝術方面的參觀等一系列的活動。這裡我們當然知道水裡面一定有魚,岸邊很多的鴨子跟鵝都是被人放生並在這停留的,所以內惟埤在整個北高雄的灌溉中也是相當重要的。北高雄裡面有金獅湖、蓮池潭、洲仔濕地、內惟埤這些都是我們有參觀的地方。等一下我們會在這裡走一走,讓大家認識整個環境。
|
|
◆ 第 145 份報告 ∼ 寫於 2006/12/27
08:23:01 專題研究時數: 10 |
|
標題: |
第三次田調【半屏湖】逐字稿(怡妏) |
內容: |
一、日期:12/16(六)
二、地點:半屏湖濕地
三:記錄者:陳怡妏
四:逐字搞內容:
大家來到這個地方是半屏湖濕地,它是在半屏山旁邊的一個濕地,那半屏山很特殊喔,全世界只有兩個地方。早期這個半屏山很可憐,因為旁邊有個水泥廠,半屏山是屬於從海底隆起來的珊瑚礁,珊瑚礁本身是石灰岩,是製成水泥很好的材料。早期不管是台泥、東南水泥都在這裡設廠,把半屏山削成更低了!這幾年是環保團體爭取,在民國86年,這些水泥廠停止採礦。不過老師比較憂心的是這邊有褐色果夾的植物,這就是我們很惡名昭彰的銀合歡。當初樹種是引進來原本是要做造紙的原料,還有畜牧用的。結果,發現都不好用,就棄置在這裡,生長速度非常快,一個豆莢就有數十顆種子,那它也有排他性。所以只要有銀合歡的地方,底下的植物幾乎都活不了了!不過這個濕地公園,我有說過,植物跟動物都需要水,因為一開始開採石,一定會有土石流,會有土石流失的考慮。所以就挖了幾個池子,我們通稱這個池子叫做沉砂池。利用這個地方重新再造。說真的,老師很期待這個公園,為什麼呢?因為半屏湖現在已經都變成一個自然的公園,它的植物是330種。它的鳥類是72種。它的昆蟲有110種,不過其中有百分之六十是蝴蝶。所以你既然營造了一個濕地,你可以期待他會變的更好,而且他遠離都會,又靠近山。以後這個濕地會比美術館濕地─內惟埤,還要更好。剛好洲仔濕地又跟他很近,老師之前聽洲仔說:他們有義工捐獻了十幾對的鴛鴦,有時候會飛到這裡耶!這邊不錯啦,我覺得只要政府有心要改造一個地方建立生態廊道,我覺得政府已經有心做了啦,起碼比台北好。
|
|
◆ 第 144 份報告 ∼ 寫於 2006/12/26
23:17:38 專題研究時數: 10 |
|
標題: |
第三次田調【半屏湖濕地】逐字稿(瑜庭) |
內容: |
一、日期:12月16日
二、地點:半屏湖
三、記錄者:張瑜庭
四、逐字稿內容:
呂:大家來到的這個地方是半屏湖濕地,他是在半屏山旁邊的一個濕地,那半屏山很特殊喔!全世界只有兩座山呈一半的懸崖,這個半屏山它以前很可憐,因為你看,旁邊是不是有水泥廠?因為它是屬於一個從海裡隆起來的一個珊瑚礁,珊瑚礁本身是製程水泥很好的材料,所以早期不管是台泥、東南水泥呀!都在這裡設工廠,所以把半屏山削得更低了,那最近幾年是因為環保意識抬頭,民國八十六年的時候,那這些水泥廠也停止採礦,所以你看!不管是壽山還有這裡,它慢慢去演替,不過老師比較憂心、比較不好的是因為,大家有沒有看到現在有一些樹,有一些褐色的果夾,它也是很惡名昭彰的植物,叫做銀合歡,這植物的生長速度非常快,它光一個豆莢就有四、五十個種子,有銀合歡在的地方,底下的植物幾乎都活不了!那不過這個濕地公園現在因為老師禮拜四有講,植物跟動物都需要水,你既然營造了一個濕地,因為在開採時會有土石流,所以它又挖了幾個池子,我們通稱著幾個池子為沉砂池,等一下!有沒有看到冬候鳥?在那個褐色的果夾樹上有一個冬候鳥,它叫赤腹鶇,好!他就是利用這個地方重新再造,那這個公園老師其實很期待它,它是今年八月份才完工的,你看那個設施都很新對不對?我為什麼很期待它?因為半屏山本身上面整個植物都已經變成自然公園,植物有三百三十種,三百種以上,它的鳥類是七十二種,昆蟲是一百一十種,不過其中有百分之六十是蝴蝶,所以你既然已經到了一個濕地,所以以後你也可以期待它可以變得更好,而且它遠離都會靠近山,所以以後這個濕地我相信會比本和里滯洪池還有美術館的內惟埤來得好。另外,洲仔濕地又剛好跟它很近,我之前聽洲仔的義工,捐贈了十幾對鴛鴦,鴛鴦很漂亮吼!公的很漂亮,如果不知道回家看看澡盆或是枕頭上,那個鴛鴦很漂亮,它有時候會飛來這邊,前面那邊有一隻小白鷺,看到沒有?有沒有看到小白鷺?那是小白鷺對不對?
學生:那是不是中白鷺?
呂:因為這個體型絕對不是中白鷺,而且中白鷺喜歡有點草的地方,大白鷺不可能在這邊出現,因為大白鷺喜歡河口、海岸還有魚塭出現,這一定都不是,一般都是小白鷺,如果你有帶望遠鏡可以看一下。
學生:它是黑嘴巴
呂:黑嘴巴就是小白鷺啊!可是要講冬天喔!三月到五月中白鷺跟大白鷺嘴巴都是黑的,只有冬天它是黃色的,ok好,回來回來,有沒有兩隻白頭翁?在前面這個銀河歡的果夾上跟樹皮上,它的食物不是以這個為主就對了!這樣子有沒有問題?這邊不錯,只要政府有心改造一個公園,把這個地方建立生態廊道,我覺得他已經有心做了。
學生:這個地方平常可以進來嗎?
呂:它可以進來啊!我們最近來的地方,除了洲仔濕地是復育型的有管制,其他地方都已經公園化了,都可以進去。
↓《半屏湖的銀合歡繁殖很快,是有害的植物》
|
|
◆ 第 143 份報告 ∼ 寫於 2006/12/26
22:10:40 專題研究時數: 10 |
|
標題: |
第三次田調【內惟埤】研究日誌(昀柔) |
內容: |
一、 日期:12月16日
二、 地點:美術館濕地(內惟埤)
三、 紀錄者:李昀柔
四、 過程內容:
今天我們去了內惟埤,內惟埤是一個天然的埤塘,但後來因為做了美術館,因此有的被填平,有的地方則是做了人工的生態池,而生態池已經慢慢恢復成自然的狀態,讓民眾可以來這邊作親水的一個休憩,然後配合市立美術館,帶動這個地方的生態教育,和一系列生態的活動,而岸邊也有很多鴨子和鵝在戲水,除此之外,內惟埤在整個北高雄的灌溉用水也佔了很重要的角色。
五、 心得感想:
到了內惟埤(也就是高雄美術館),我看到了生態和藝術共卻一點也不衝突的景象,一邊是充滿文藝氣息的藝術品,一邊則是綠頭鴨和白鵝自在的在水中悠遊,和形形色色的水生植物,也有白頭翁在一旁快活的飛著,令我的心情也悠閒了起來,雖然天氣很冷,但美麗的景緻卻也令人流連忘返!
↓《內惟埤超漂亮!!》
|
|
◆ 第 142 份報告 ∼ 寫於 2006/12/26
21:09:15 專題研究時數: 10 |
|
標題: |
第三次田調【媽祖港橋】研究心得(宇德) |
內容: |
古時候的人常把鳳山東門至五甲媽祖港橋中流流域段,稱鬼舍溪,主要是途中經過鬼仔宿埤。媽祖港橋至前鎮海尾下流流域段,才稱為前鎮河。前鎮河雖然總長度約十九公里,但因全水系有三分之二以上在高雄縣境內,加上自古以來前鎮河流經沿線村里,政治經濟地位沒有愛河重要,人口也不太密集。古時候前鎮河的功能為灌溉和運輸,運輸功能一般起自東便門,到達前鎮後,再循海路至旗津,或由愛河水系到達其他內地里莊,當年進出東便門的人,每天絡繹不絕。東便門即“鳳儀門”,是西元1804年鳳山知縣吳兆麟所建,是目前清代鳳山六個城門中碩果僅存的。鳳儀門是方便舟楫人員裝卸貨而設立的,原本河上有一橋稱“東福橋”,交通河之两岸,可惜不久前被拆除。媽祖港舊址在今中山路和五甲路口媽祖港橋附近,是以前通往五甲的門戶。古時前鎮河河面寬敞,冬天枯水期時,河面會浮現沙洲。當時港口旁有小祠一座,內祠媽祖,據耆老相傳,前鎮河下游,水流湍急,時常有人不諳水性溺死於此,居民怪罪水鬼為禍,祈求媽祖顯赫,驅除群邪。果然從此以後,溺水事件大幅減少,後人遂稱為媽祖港。
※p.s.
我覺得高雄的政治人物要檢討。他們大部分整治河川只不過是為了選票,下游居住的人比較多,就一直整治,全沒顧慮到上游的汙染問題,變成上游不斷排汙水,下游一直整治,根本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未經通盤思考的計畫,浪費公款。這會如果有個好心人把上游整治了一下,下游乾淨了,他又要宣揚自己的功勞,那位好人反而默默無名。台灣人都是短視的,沒有立即的回饋,誰肯做事?水不越來越髒才怪呢。
|
|
◆ 第 141 份報告 ∼ 寫於 2006/12/26
19:39:21 專題研究時數: 10 |
|
標題: |
第三次田調【媽祖港橋】逐字稿(宇德) |
內容: |
一、日期:12/16(六)
二、地點:媽祖港橋
三、逐字稿內容:
鄭爸爸說:「鳳山溪的下游進入高雄市就不叫鳳山溪了,因為它交界處的地方剛好可以讓船開進來到五甲的媽祖港,以前的船可以從旗津那邊一直進來,就從大陸來,開到旗津,經過高雄的港口,到前鎮河這個媽祖港,船就在這裡把貨物卸下來。」
鄭爸爸說:「鳳山溪東汴門比這裡的水少很多,因為這裡是港口,有海潮,可以把海水吸進來,鳳山地形較高,海水上不去,都靠曹公圳流下來的水。兩個河岸的景觀,除了水量大小外,水質也有所差別。高雄市這邊比較著重於港灣的的特色,走港灣的一個造景;那鳳山那邊只著重於岸邊的綠美化。兩邊的共同缺點是水質,主要是上游沒有整治好,排下來的汙水還是高雄市的人要承受。大家會想要來這裡看風景或休閒,可是水質還是......不過,上游污染的問題可以透過曹公圳的水來稀釋,把污染的程度降低很多。」
↓《媽祖港橋車流量大》
|
|
◆ 第 140 份報告 ∼ 寫於 2006/12/26
18:02:07 專題研究時數: 10 |
|
標題: |
第三次田調【左營舊城護城河】研究心得(宇德) |
內容: |
一、時間:12/16(六)
二、地點:左營舊城
三、記錄者:徐宇德
四、心得與感想:
「左營」是明鄭時期宣毅左鎮紮營的地方,屬萬年縣。清康熙定台(西元1683年)
,隔年四月施琅奏准設台灣府,隸福建省,下轄台灣縣、諸羅縣、鳳山縣。鳳山縣衙開始設在於興隆莊(即今日高雄市左營)。「興隆」是取其吉祥、隆盛之意。
最早的縣城是於康熙61年(1722)朱一貴事件後,由知縣劉光泗採用「土埆」為材料興建。城坐落在龜山、蛇山之間,並建有東、西、南、北四門,城的外面有護城河,這是台灣最早建城的地方。乾隆51年(1786)發生林爽文事變,縣城被攻破。經多方檢討,發現土城規劃失當,恰好在龜山、蛇山俯瞰之下,讓敵方有機可趁。
於是在乾隆53年(1788)遷到陂頭街(今鳳山市)稱為新城,原左營城稱為舊城。嘉慶11年(1806)海盜吳淮泗攻陷新城,於是又建議遷回舊城。道光5年(1825)重新興工,由知縣杜紹祈監督,採用原有的土城為城基,以咾咕石興建,城門洞以花崗石砌成半圓拱。城包龜山而捨去蛇山,擴大城周,興建城樓,且在四隅安放各種大砲,城內衙門、倉庫及監獄樣樣具備,規模較原來土城為大。
但舊城完工後,缺失不少:舊城狹小低濕、飲水缺少,且設計不良、排水不暢,新城人口又比舊城多,官員不願入城辦公,因此嶄新的舊城,就日漸荒廢了。
今天,左營舊城的城牆已經倒塌不少,目前只剩下三個城門及數段城牆。南門又稱啟文門,城垣被拆除成馬路,護城河已闢成暗溝,只有城門佇立於圓環中。北門又稱拱辰門,城壁上有一對門神浮雕,極為罕見。東門又稱為鳳儀門,取自書經:「簫韶九成,鳳凰來儀」,是四門之中,唯一存有護城河的一段。西門位於現今左營自助新村內,又叫奠海門,取自書經禹貢序「奠高山大川」,演繹為「奠高山大海」,符合高雄西面臨海,安定海疆的環境需求。至今只遺留一百公尺長的城牆。
↓《左營舊城護城河施工中》
|
|
◆ 第 139 份報告 ∼ 寫於 2006/12/26
16:55:05 專題研究時數: 10 |
|
標題: |
第三次田調【左營舊城護城河】逐字稿資料(宇德) |
內容: |
一、 時間:12/16(六)
二、 地點:舊城護城河
三、 記錄者:徐宇德
四、過程:
鄭:「我們可以看到它正在施工,那為什麼要施工呢?因為它原來的溝渠,是叫做護城河,後面就是左營舊城。那它為什麼要把護城河做這麼大的工程?你們看,左右兩邊的護岸有沒有被破壞掉?」
學:「沒有啊。」
鄭:「道光五、六年那時候(西元1825、1826年)左營舊城修護重建之時,它保持原貌,所以左營舊城的護城河和鳳山新城的護城河哪一個寬?新城比較寬喔!舊城的大約4米,新城的大約6米。高雄市政府是政府規劃的濕地廊道裡面有護城河這一段。這一段是屬於親水的水段,要親水就得要有水的來源,水從哪來?」
學:「曹公圳。」
鄭:「還是曹公圳喔!要引曹公圳的水,從蓮池潭經過左營鳳儀門東門,東門經過東邊護城河,連到內惟埤,它們原來的圳道是相通的,只是後來的都市計劃把他們埋掉了,現在要重新挖出來,讓它恢復過來。把曹公圳的水從蓮池潭引到內惟埤去,再下去的話,就是接愛河航道。以後就可以做愛之船上來到雙湖(目前施工中),從雙湖上岸後就可以做小船朔源到美術館,可以騎腳踏車,有自行車道。一直到左營舊城的東門到跟蓮池潭一系列的行程,都還是跟曹公圳有關係。所以在舊城這段它叫做護城河,它也可說是曹公圳的幹線之一。到了蓮池潭,它有分往新莊仔去和往內惟埤水圳那的幹線。等它施工完後會很漂亮,因為有加一些親水設施。」
|
|
◆ 第 138 份報告 ∼ 寫於 2006/12/26
14:29:09 專題研究時數: 10 |
|
標題: |
第三次田調 研究日誌之二(建凱) |
內容: |
目的地四:原生植物園
原生植物園完工至今已有十年的歷史了,這裡面的植物在之前全都是台灣原生植物;但是在之後因為要求公園化及美觀,所以才引進了一些外來種植物。在原生植物園中可見到的水生植物:水丁香、水芙蓉、睡蓮、水龍株、荸萁、水王孫、光葉水菊、風車草、過長沙、野慈菇等。
目的地五:內惟埤
內惟埤原先為天然的一個埤塘,之後就蓋了美術館,裡面的埤塘在之前有一部份,是人工埤塘,但是現在也漸漸的融入了自然埤塘合為一體,而現在也融合了高雄美術館更帶動了生態教育,也可成為空閒時休閒遊憩的好去處,它也是北高雄的一個重要的灌溉埤塘,其他北高雄重要的灌溉埤塘還有:金獅湖、蓮池潭、洲仔濕地等。
目的地六:左營舊城---東門
於道光五年整修時就保持原貌才能保存至今,舊城的護城河較新城的護城河還寬、大,新城的護城河大概在四米到六米寬之間,舊城護城河的水源自曹公圳,從蓮池潭那裡引下來,流過東門這裡之後就朝內惟埤那裡流去,在往下去流的話,就到愛河的河道朝愛河河口前進了。
目的地七:蓮池潭
蓮池潭在之前是屬於灌溉的重要埤塘之ㄧ,但是現在下游的農地越來越少,蓮池潭灌溉的功用也漸漸消失,現在蓮池潭內的水是屬於蓮池潭觀光區的用水,其水質乾淨,可釣魚,也可作為休閒遊憩的場所。
五、心得感想:
今天一早就烏雲密佈、冷風刺骨,到了上午竟然還下起雨來,天氣真是壞到極點,但是,這仍然沒有破壞我快樂的心情,也因此在老師努力講課,學生拼命的聊天、互相取暖和四處遊晃的同時,我認真的聽講和做記錄所以學到了許多本人前所未知的知識,不過也希望以後呂學樺老師能多抽空來替我們上課,使我們的相關知識更加豐富;不過,因為今天洲仔濕地沒有開放,所以沒有進去參觀這是遺憾之處,希望,下次還有機會的話,我一定要把握機會把濕地內的生物全都好好的研究一番。
|
|
◆ 第 137 份報告 ∼ 寫於 2006/12/26
13:11:23 專題研究時數: 10 |
|
標題: |
第三次田調 研究日誌之ㄧ(建凱) |
內容: |
一、日期:12月16日
二、地點:北高雄曹公圳流域
三、記錄者:張建凯
四、過程內容:
目的地一:洲仔濕地
洲仔濕地面積總共十公頃,位於蓮池潭的旁邊,以後的自然教育中心將會在此地開設,洲仔濕地的第三期工程是在去年完工的,因此這裡的生態不像第一、二期的生態那麼豐富,這個季節在洲仔濕地的鳥類特別多,像水雉、紅冠水雞、夜鷺、蒼鷺、小白鷺等。
目的地二:半屏山
全世界只有兩座這樣的山,特點是山的一邊是像被削過的懸崖。半屏山是屬於從海底隆起來的一塊珊瑚礁,珊瑚礁本身是石灰岩,是做水泥很好的材料,因此,早期像台灣水泥、東南水泥等水泥工廠都在此地設廠,且不斷的開挖半屏山的石灰岩,使半屏山的高度日漸變矮,不過在之後不久,環保團體反對繼續開挖,在民國八十六年之後就不再有水泥廠在這裡開挖石灰岩了。在半屏山上有許多銀合歡,銀河歡屬於外來種,生存能力強,常危害到於附近生長的其他植物,豆莢呈挾長形,一個豆莢中有十幾顆種子,原本引進是因為想用它來做紙漿及畜牧等用途,後來因成果不理想而棄置在這裡。
目的地三:半屏湖濕地
位於半屏山旁邊,而營造濕地必須要有水生物才能生存,所以在山下挖了幾個池子,池子完成後有土石流的情況發生,因此我們叫它「沉沙池」,這個濕地是在今年八月份才完工,因此這裡的生態還不夠豐富,裡面的植物有三百三十多種,鳥類有七十二種,昆蟲有一百一十種,其中有百分之六十是蝴蝶。
|
|
◆ 第 136 份報告 ∼ 寫於 2006/12/26
11:01:14 專題研究時數: 10 |
|
標題: |
第三次田調【原生植物園】植物特輯
逐字稿 (秉宣) |
內容: |
1.睡花棋盤腳
呂老師:「我們看到方方的是墾丁的棋盤腳,這種睡花棋盤腳是沒有毒的,果實也比較小,不管是睡花棋盤腳,還是棋盤腳,都是晚上開花。白天通常看不到,可能是最近比較寒冷,陽光出現時間又早,所以還有保留著昨晚開的花,而她的花旁邊都是雄蕊,只有中間是雌蕊,一妻多夫,雌蕊還保留著,等到他子房彭大以後,就變成了果實,雌蕊還留著呢!」
2.水芙蓉
要養水芙蓉是可以的,但是通常養不活它,而且會越養越小,因為如果用自來水裝的話,它會養份不足,如果真的是好水,那種水必需要有養分,當然,水溝的水是可以的。
龔士瑋說:「每次把水芙蓉放到有水、有土,有植物的魚缸裡時,一天之後就被魚給吃光了。」
呂老師說:「牠會吃這個喔?」
龔士瑋說:「是大肚魚把全部吃光了」
呂老師說:「代表你們家的的大肚魚很喜歡吃這個」
龔士瑋說:「他們還會吃一些浮水植物呀!上次一個禮拜沒餵牠們時,就把植物給吃光了」
呂老師說:「對呀!牠沒得吃,只好吃植物囉!」
|
|
◆ 第 135 份報告 ∼ 寫於 2006/12/26
08:05:01 專題研究時數: 10 |
|
標題: |
第三次田調【原生植物園】研究日誌(秉宣) |
內容: |
一、日期:12/16(六)
二、地點:原生植物園
三、記錄者:宋秉宣
四、過程與內容:
這裡的曹公圳如果在冬季的時候,就有灌溉的功用,這時,愛河的水量就會比較少,污染的濃度也會增加,所以河水的品質就會很不好,比較臭,我們在這裡看到了一個還被保留著的曹公圳灌溉渠道,包括有用老咕石還有前面的閘門,而再上去的一段,已經被填成馬路了,原生植物園有一小段配合水圳、濕地的景觀規劃,而且這個原生植物園在整個高雄市來講,是個比較特殊的是,有種植許多不同的台灣原生植物,是個非常好的生態教學區。
五、心得與感想:
我覺得把曹公圳廢棄渠道的出口封死實在不應該,因為後面可能還有一些人會像做關於這方面的研究(像是我們),因為如果把它填平的話,不但少了一個教學的機會,也失去了原有的原貌,更沒辦法讓後代子孫看到古人這麼好的傑作。所以,如果是我的話,我會選擇不要把它填平。
↓《原生植物園有許多水池,也有很多水生動、植物》
|
|
◆ 第 134 份報告 ∼ 寫於 2006/12/26
00:17:05 專題研究時數: 10 |
|
標題: |
第三次田調【洲仔濕地】研究日誌(嘉汶) |
內容: |
一、日期:12/16
二、地點:資源二班
三、記錄者:吳嘉汶
四、過程內容:
第一站:洲仔濕地
洲仔濕地是屬於復育型濕地,所以有特別管制,是為了怕裡面的生態受到人為的影響,而且,每當你入園裡參觀時,都會有一個專門的導覽人員,來帶你走過整個園區,並且幫你解說。聽說以後的自然教育中心,也會開在這裡,而且這裡的池面很乾淨!洲仔濕地是去年完工的(民國94年5月份)目前由綠色團體來進行管制措施。洲仔濕地當初也是為了水雉返鄉計畫而建的,佔地大約10公頃,位於高雄市左營區蓮池潭畔洲仔路上,這裡才是真正的自然,因為這裡的草都自然生長,蟲也有了藏身之處,而且,當這裡有昆蟲時,也就會有鳥類前來覓食,而且,各種植物也平均生長。
然而,如果完全不管就會變成過度的自然,那時,哪個植物的生長能力強,就只剩下那種植物。也有一種就是把草都割的平平的,昆蟲無法躲藏,所以那的昆蟲就不多,也就不會有鳥類前來覓食。
例如:本和里滯洪池就是把草割的齊齊的,生態也就比較少,也因為本和里滯洪池是由政府來管理,政府要求整齊、美觀,然而,管理洲仔濕地的綠色團體,則是要求生態。
五、心得感想:
這一次很可惜,沒有進去到裡面觀看,我從外面簡單的看了一下,感覺裡面是個城市中的世外桃源呢!水岸花香,鳥啼蝶舞,真是個適合各種動植物生長的好環境呀!聽老師說,下禮拜三,就會帶我們去洲仔濕地的園區裡面看一看,好期待唷!不過希望不會太累,因為田調4次後,我真的怕了=
="好啦∼還好啦,總之,網路上很多筆資料都是在介紹洲仔濕地的,想必洲仔濕地這裡一定是個好地方,是個會令人流連忘返的生態環境!
↓《洲仔濕地可說是國內首創的都市型濕地》
|
|
◆ 第 133 份報告 ∼ 寫於 2006/12/25
23:08:17 專題研究時數: 10 |
|
標題: |
第三次田調【鹽水港濕地】研究日誌(建凱) |
內容: |
一、日期:12月16日
二、地點:資源二班
三、記錄者:張建凯
「鹽水港溪」水質改善計畫已正式啟動,鹽水港溪主要水源為家庭污水及工業放流水,全長約五公里屬於小港行政區,流域貫穿臨海工業區範圍,河寬約60公尺,流域面積1200公頃,中下游圍繞在中鋼廠區,市府結合環保署、工業局、中鋼公司及臨海工業區其他廠商等單位共同參與進行改造「鹽水港溪」。
|
|
◆ 第 132 份報告 ∼ 寫於 2006/12/25
13:04:46 專題研究時數: 10 |
|
標題: |
第三次田調【洲仔濕地】逐字稿(怡妏) |
內容: |
一、時間:12/16(六)
二、地點:洲仔濕地
三、記錄者:陳怡妏
四、逐字稿內容:
洲仔濕地面積總共十公頃,現在所看到的地方,是他們第三期的工程。將來的自然教育中心會在這邊開,而且這個地方最晚是去年才完工的。這邊看起來湖面很乾淨,可是你們那天看投影片時,上面有很多的蓮花、睡蓮等。那個是在後面的池子。下次有機會來的話,那邊有個高台,供遊客爬上去看整個園區,同時,如果你有事先去預約的話,他們會派出這樣的單孔望遠鏡讓你看菱角鳥、凌波仙子、紅冠水雞、夜鷺。開放時間是每週二到週五早上9:30∼11:30,下午3:00∼5:00。一個梯次40個人。還有導覽人員向你解說裡面的狀況。那另外就是每個月第二個禮拜六、禮拜天,可以讓遊客自由進入,也有解說員解說裡面的生態。裡面其實滿豐富的,基本上它面臨海岸較近,加上它旁邊有蓮池潭,生態會比其他公家機關管理的濕地還要豐富。這邊是綠色團體在管理的,所以整個環境都很自然。公家單位只管乾淨、美觀、沒有危險性,例如剛才經過的本和里滯洪池就是公家機關管理的濕地。像一般的學校都很喜歡把草剃的乾乾淨淨、整整齊齊的,這樣就不叫自然了。植物自然生長,才會有蟲願意躲,有蟲才會有鳥類。一定要讓它適度的自然。
|
|
◆ 第 131 份報告 ∼ 寫於 2006/12/25
11:26:08 專題研究時數: 10 |
|
標題: |
第二次田調 【美術館內惟埤
】研究日誌 (昀柔) |
內容: |
一、 日期:12月16日
二、 地點:美術館濕地(內惟埤)
三、 記錄者:李昀柔
四、 過程內容:
今天我們去了內惟埤,內惟埤是一個天然的埤塘,但後來因為做了美術館,因此有的被填平,有的地方則是做了人工的生態池,而生態池已經慢慢恢復成自然的狀態,讓民眾可以來這邊作親水的一個休憩,然後配合市立美術館,帶動這個地方的生態教育,和一系列生態的活動,而岸邊也有很多鴨子和鵝在戲水,除此之外,內惟埤在整個北高雄的灌溉用水也佔了很重要的角色。
五、 心得感想:
到了內惟埤(也就是高雄美術館),我看到了生態和藝術共卻一點也不衝突的景象,一邊是充滿文藝氣息的藝術品,一邊則是綠頭鴨和白鵝自在的在水中悠遊,和形形色色的水生植物,也有白頭翁在一旁快活的飛著,令我的心情也悠閒了起來,雖然天氣很冷,但美麗的景緻卻也令人流連忘
|
|
◆ 第 130 份報告 ∼ 寫於 2006/12/25
08:19:51 專題研究時數: 10 |
|
標題: |
第三次田調【內惟埤】逐字稿(昀柔) |
內容: |
一、時間:12/16(日)
二、地點:內惟埤濕地
三、記錄者:李昀柔
四、逐字稿內容:
我們看一下我們曹公圳的動向,我們早上已經去了半屏湖,它的下面是原生植物園,等一下會經過蓮池潭,旁邊是舊城的東門,內惟埤是一個天然的埤塘,但後來因為做了美術館,因此有的被填平,有的地方則是做了人工的生態池,而生態池已經慢慢恢復成自然的狀態,讓民眾可以來這邊作親水的一個休憩,然後配合市立美術館,帶動這個地方的生態教育,和一系列生態的活動,而岸邊也有很多鴨子和鵝在戲水,除此之外,內惟埤在整個北高雄的灌溉用水也佔了很重要的角色,在北高雄裡面,有金獅湖、蓮池潭、有洲仔濕地、有內惟埤都是灌溉用水的蓄水池。
|
|
◆ 第 129 份報告 ∼ 寫於 2006/12/24
15:34:11 專題研究時數: 10 |
|
標題: |
第三次田調【連池潭】整理資料之二(柏謙) |
內容: |
新孔廟
目前所見之孔廟,為新孔廟。民國63年,市府及地方人士重建孔廟,位於蓮池潭西北方,佔地6000坪,前後歷時3年完工。廟堂建築是仿照宋朝孔廟的據式,並參考山東曲阜的孔廟配置,略作修改而成。溶於青山綠水之間,讓這充滿文化氣息的勝地,貼近天人合一的精神。孔廟內有大成殿、文昌祠、明倫堂以及書院。以外觀來看,很難分辨其不同,但內部卻各有特色。廟右有一道櫺星門,左側是一座拱橋,橋旁橫立一座銅壁浮雕,正面記載著孔子事蹟,背面刻著「萬仞宮廟」字蹟。整個建築規模,為全國最大,其依山傍水,氣勢恢宏,景緻十分怡人。
玫瑰聖母院
台灣南部天主教會傳教即開始於前金區。前金天主堂(玫瑰聖母堂)建於咸豐九年(1859),是本市最古老的一座天主堂。(註:堂址在行政區調整後改隸苓雅區,但地緣及歷史關係,仍稱前金天主堂)。本區環境優雅,道路廣闊平坦而筆直,路樹夾道成蔭,建築物整齊劃一,踏入此區,頓感心胸開朗,心曠神怡。
西子灣風景區
西子灣位於高雄港旁,位於萬壽山西南端的山麓下,距市中心車程約二十分鐘,於此觀賞大輪船進出港,煞是壯觀,尤其在此觀賞日落,
其景更是賞心悅目,旁邊有中山大學,是高雄港裡最美麗的景點,坐在中山大學的長提上,面海吹風,煞是心曠神怡,校內風景秀
麗高雄港外西子灣海域,西子夕照為台灣八大勝景之一。
|
|
◆ 第 128 份報告 ∼ 寫於 2006/12/24
10:58:45 專題研究時數: 10 |
|
標題: |
第三次田調【連池潭】整理資料之一
(柏謙) |
內容: |
蓮池潭為高雄市內最大的水域,位於左營區東側,北隔半屏山,南倚龜山,原本是一處天然津池。前人曾開渠灌溉遠達數里的農田。現在,蓮池潭已變成集合古蹟。近年來更因高雄市積極開發觀光景點,蓮池潭週邊加上更美休閒綠地、親水設施、停車場,讓蓮池潭變得更加耀眼完善,另人忘情於山水之間。
蓮池潭的水是由曹公圳一個入口來的,所以代表說曹公圳得水到了蓮池潭時就停止了,而變成是所有的水透過蓮池潭以後再由下面兩個主要的水道出去。也變程式曹公圳段調後又再出去的兩個主流。蓮池潭現在發展成灌溉和觀光區,大多都沒有廢水排進來所以這裡水質很乾淨,可以釣魚。這裡是上游,在龜山是出水口,在往後延伸則是曹公圳。
春秋閣.九曲橋.五里亭
在蓮池潭中,有二座綠瓦黃牆、五彩繽紛的亭閣,一為「春閣」、一為「秋閣」,命名為「春秋」。兩閣以九曲橋連接,是遊客必到、並拍照留念的特殊景觀。閣身為八角形,共四層,頂有寶塔朝天之勢。兩閣之間有座迴廊,期間規劃一座半月形的放生池,內有蟠龍昂首吐水,搭配五彩燈光噴泉,象徵富貴吉祥。
龍虎塔
位於蓮池潭的最南端,造型與春秋閣相近,塔身更加高聳巨大,即為著名的龍塔。另有虎塔,看似外形獨立,其實兩塔塔內空間可戶通,即以龍喉入,從虎口出,獨具造意巧思,更因當地人相信“入龍喉出虎口”乃大吉之象,而遊客在玩賞之間即已同享這深厚的風土民情。
鳳山舊城孔廟崇聖祠.孔廟
早在清康熙二十三年(西元1684)即由知縣楊芳聲於鳳山縣舊城的北門外蓮池潭畔建有聖廟。後來因風雨損壞,於乾隆及光緒年間都有修建,終於形成完整的規模。中為大成殿、左為東西兩廂、前為大成門、櫺星門、後為崇聖祠。但是,至日據時期之後,歲久傾圮,又缺乏維修,孔廟殿宇被改為舊城國小的校舍。其後前殿因年久失修及長久受蟻蛀蝕而殘破不堪,因而拆除,最後只剩下一座崇聖祠,重新整建,現今仍保存在舊城國小中,被列為國家三級古蹟。
|
|
◆ 第 127 份報告 ∼ 寫於 2006/12/23
23:24:50 專題研究時數: 10 |
|
標題: |
第三次田調【後勁溪上游】研究日誌(秉宣) |
內容: |
一、日期:12/16(六)
二、地點:後勁溪上游
三、記錄者:宋秉宣
四、逐字稿:
這段是屬於後勁溪還沒有整治的一段,而高雄大坪是已經有整治的,兩者的河川的樣貌是有差別的,這裡是屬於高雄縣仁武鄉的範圍裡面,現在這裡的河川是沒有經過很大的人工設施,只有土堤而已,兩邊的土坡是自然生的雜草嘛!前面就有竹林,是自然的動植物,而農民則用竹子作為旁邊的綠帶種植,更遠的地方有石化廠、有很大的煙囪,是很明顯的地標,那座工廠是屬於台塑的。
五、心得感想:
我覺得這裡的河水滿清澈的,那時,我們班有幾個小朋友在丟石頭,真的非常不應該,不只會汙染水質,還會破壞生態。而那個台塑的工廠的確是個很大的地標,可以讓我們更快找到這個位置,聽說後經溪上游的這段,跟台塑工廠以前是有水隔開的,是前幾年才把它填平的呢,是個非常大的工程。
|
|
◆ 第 126 份報告 ∼ 寫於 2006/12/23
15:41:39 專題研究時數: 10 |
|
標題: |
第三次田調【左營舊城護城河】(柏謙) |
內容: |
一、日期:12.16(日)
二、地點:左營舊城護城河
三、記錄者:伍柏謙
四、過程內容:
我們到了左營的舊城,這裡在道光5、6年的時候有做修復(護城河),但是因為之前要做都市計畫時把這裡破壞掉了,而市政府要做濕地廊道有一段就是護城河這一段,所以就要再恢復這裡的護城河,這裡以後會作成親水的設施,所以大家可以來這裡走走玩玩。
這裡水的來源是來自曹公圳的水,是先由曹公圳→蓮池潭→左營舊城東門→美術館內惟埤→愛河,現在搭乘愛之船道雙溪,再由雙溪搭小船到高雄市美術館,然後用騎車的方式從美術館到左營舊城和蓮池潭。所以這一條護城河也可以算是曹公圳的流域之一。
|
|
◆ 第 125 份報告 ∼ 寫於 2006/12/23
14:29:29 專題研究時數: 9 |
|
標題: |
第三次田調【半屏湖濕地】(鴻展) |
內容: |
一、 日期:95/12/16
二、 地點:半屏湖濕地
三、 記錄者:羅鴻展
四、 過程:
今天我們來到了半屏湖濕地,半屏湖濕地是一個滯洪池(沉砂池),屬於人工濕地。
全世界只有2作像半屏山一樣的山(半邊不見的山),早期因為有一大堆的水泥工廠在此開採(因為半屏山有非常多得石灰岩),但因半屏山被開採過度,在民國86年時停止開挖,但是現在雖然回復茂密的樹林,但呂學樺老師說:這裡有許多銀合歡(當時台灣引進要來造紙和畜牧,但最後因為都不好用,所以被受棄置)。半屏山濕地有330種植物,72種鳥,昆蟲110種(有百分之六十是蝴蝶)。
五、心得:
我覺得半屏湖濕地雖然很大,但是我認為因為水生動物、植物很少,而且它只能遠遠看半屏湖,也沒有親水設施,也沒廣告,所以我認為如果要讓半屏湖濕地更多人,必須要將一些問題改善。
另一方面,我覺得半屏湖濕地不錯,因為這裡人不多,而且濕地面積大,許多鳥類到此棲息,所以更是賞鳥者的天堂!!
|
|
◆ 第 124 份報告 ∼ 寫於 2006/12/23
13:28:21 專題研究時數: 10 |
|
標題: |
第三次田調【洲仔濕地】(蕎如) |
內容: |
一、時間:12/16(六)
二、地點:洲仔濕地
三、記錄者:李蕎如
四:過程與心得:
我們來到洲仔濕地時,濕地沒有開放,呂老師說,這裡將來會開自然教育中心,有一部份有很多的蓮花,如有事先預約,會發單筒望遠鏡讓參觀的人鳥看下面的各種鳥,例如:紅冠水雞、夜鷺、水雉、蒼鷺…等。預約時間是:週二∼五,am.9:30~11:30
pm.3:00~5:00一次限定40人,都會有導覽人員解說。週仔濕地面臨海岸,旁邊是蓮池潭,生態很好,很漂亮。洲仔濕地的草地放任生長,沒有除草,但是呂老師還說,要有適度的自然才較自然,有人就問,什麼是過度的自然?老師回答,過度的自然就是一直都不處理,最後剩最優勢的植物:例如:外來種的植物,只有單一種的植物,因為太優勢,其他植物無法生存,就叫過度自然。洲仔濕地真的很漂亮,今天很可惜的,濕地沒有開放,如果有機會,我很想再來!
|
|
◆ 第 123 份報告 ∼ 寫於 2006/12/23
12:19:02 專題研究時數: 10 |
|
標題: |
第三次田調【洲仔濕地】(青榕) |
內容: |
一、 時間:12/16(六)
二、 地點︰洲仔濕地
三、 記錄者︰李青榕
四、 心得與感想︰
今天我們的第一站來到了〝洲仔濕地〞,但是因為我們並沒有向洲仔濕地事先預約 ﹤洲仔濕地有管制
﹥,又碰今天不是現場開放的日子,以致於我們無法進去洲仔濕地參觀,所以我們一群人,就站在洲仔濕地的外面那邊,聽老師們講解有關洲仔濕地的東西,有些人還利用望遠鏡來觀看洲仔濕地的一切,﹙雖然這樣很像在偷窺別人,但我還是忽然打從心裡面覺得,我們濕地保衛隊的同學以及老師們••••••還真是刻苦呀∼>╴<∼﹚,那時候還真的是滿熱的說,但到了下一站〝半屏山濕地〞之後,沒想到,天氣卻突然轉陰了!!冷颼颼的風一直不斷的吹過來,〝WOO∼〞現在只要想到那陣風,就覺得好冷••••••但,最恐怖的還不是這樣呢!!接下來到了原生植物園之後,竟然下起雨來了!!所幸,只是毛毛雨,不過,在十幾度的溫度中,寒風配上細雨,真是冷斃了!!可是•••最慘的卻是•••雨•••竟然•••給我越下越大!!太可惡了!!害我美好的田野調查,就這樣,被這個雨••••••害慘了!!∼>╴<∼!!而且我們一到了學校,雨,竟然又停了耶!!真的太過份了啦!我的田野調查啦!!嗚∼嗚∼嗚∼嗚∼嗚∼!
|
|
◆ 第 122 份報告 ∼ 寫於 2006/12/23
11:14:11 專題研究時數: 10 |
|
標題: |
第三次田調【原生植物園】(柏謙) |
內容: |
一、 日期:12/16(六)
二、 地點:原生植物園
三、 記錄者:伍柏謙
四、 過程內容:
今天我們去過了洲仔濕地和半屏湖濕地後,第三站就來到了美麗的原生植物園,這裡由曹公圳游八卦寮分水下來以後,跨過了高速公路,接著民生路,到了民生路的高鐵旁還可以看到這一段曹公圳的流通圳道,接著曹公圳沿著鐵路東側一直來到源生植物園東邊的圳道。再往下去,會通往蓮池潭的入水閘門,作為曹公圳往蓮池潭灌溉區域的農田儲水庫,所以說蓮池潭不只用來觀光而已,以前是當作灌溉的埤塘,可以從蓮池潭到內惟埤,多餘的水可以流到愛河,愛河就是一條由曹公圳等各個水道多餘的水所組成的河川,但是冬季的枯水期水量較少而且品質也比較不好。這裡有咾咕石、水閘門,可見它也是比較老了。另外我們也發現旁邊有一個洞,經過鄭爸爸的解說才知道這原來是早期曹公圳流通的圳道,但現在廢棄以後,下去的通道就都被土所填平了。
↓《大家在原生植物園留下的蹤跡》
|
|